字体
第(1/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选择粮食作为果腹之物的国家。早在5000多年之前,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就开始种植水稻、粟(谷)、高粱等。一代一代的炎黄子孙,就在这一片片黄土地上,播种收获,繁衍生息。

    中国绝大部分人从事农业。

    中国绝大部分耕地种植粮食。

    ——上下5000年,悠悠一件事:民以食为天!

    中国5000年的东方文明,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农耕文明,而中国5000年的历史很大程度上也就是饥饿与反饥饿的历史。

    翻开史书,无论是哪个朝代、哪个世纪,我们都能看到一页页令人触目惊心的饥荒记载,看到一段段饥民为蚁、饿殍遍野的惨像描述。

    秦始皇统一中国,虽然采取了一些促进社会发展的措施,但他对农民的剥削压迫极为沉重。他在位时,租税超过古代20倍,农民被迫把收获的2/3交出去。以至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广阔的原野上到处都是逃荒的饥民。到秦二世胡亥即位,饥民数百万,许多地方的树皮都被剥下吃光了。

    东汉末年,豪强地主大肆兼并土地,农民纷纷破产流亡。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以至全国数百万饥民无以为食,甚至达到“人相食”的悲惨地步。

    明朝末年,封建统治政权极端腐败,地主官僚疯狂兼并农民土地,以至9/10的农民沦为无地的佃户,加上陕西北部连年大旱,尤其是1628年,“一年无雨,草木枯焦”,百姓吃完蓬草、树皮之后,又吃“青草石”,常常腹胀而死,到处是饿殍遍野的惨像。1640年,河南饥民甚至“以人相食”,饿殍载道,无人收敛。

    查查我们的家史,大概只有少数人的先辈没有拄过讨米棍,也只有少数人的家里没有饿死的祖先。

    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农耕文明的农业大国。在粮食生产方面,数千年来都一直处在世界领先地位。每个劳动力生产的粮食和人均占有的粮食,早在唐朝就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唐朝,中国每个劳动力平均生产粮食即劳均产粮2262公斤,人均占有粮食628公斤,这不仅在当时是全世界最高的,甚至还超过我们现在的水平(1997年,我国劳均产粮1160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98.5公斤)。但是,由于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大部分耕地掌握在地主官僚手里,导致粮食的分配与占有严重不公。据统计,占总人口仅10%的人因无地少地而长期处在饥饿与半饥饿状态。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便根本无以为食。

    不合理的土地分配,使绝大多数中国人长期未能摆脱饥饿,摆脱贫困,也就使中国一直未能较好地解决吃饭问题。一代一代的中国人,虽然为填饱肚子进行过不懈的努力,但绐终未能走出饥饿的阴影。

    粮食,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基石。翻开中国的历史,我们无一例外地看到,每当灾荒纷至,粮食短缺,便出现饥民造反,导致封建王朝的更迭。“无米则乱”,成为中国社会动荡的晴雨表。从西周后期发生的“国人暴动”,到陈胜、吴广领导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以及后来的黄巾起义、黄巢起义直至太平天国运动,无一不是因饥荒而起。

    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饥饿磨难的民族。他们以一种刻苦耐劳的精神,忍饥挨饿,吃糠咽菜,度过了漫长的岁月。现在,他们把彻底解决吃饭问题的历史责任,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

    饿怕了的中国人,期望有一个吃饱饭的年代,这不是什么过高的奢望,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

    半个多世纪以前,有一位研究中国历史的欧洲学者惊讶地发现,拥有5000年灿烂文明史的中国,竟是一个“饥荒的国度”,中国的历史,几乎每页都可以找到“天灾”、“饥荒”的字眼。

    的确,中华民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