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是《内经》第一次提及梦,实际上《黄帝内经》中后边的篇章还有更详细的解释,在《灵枢》中便包含更详细的解释,因为《内经》包含《素问》+《灵枢》,共八十一篇,也就是说在《素问》中简短提及的一些结论在《灵枢》中而又有专门的篇章来另行解释,因为《素问》包含的内容多,看《内经》最容易发生的情况是,面前碰到读不懂的直接让人难以继续往下读,感觉太专业,所以这个得根据自己的情况选着来读,你要全读通的话,基本上《周易》c《道德经》甚至各类佛经啥的也都全通了,什么都知道了估计也不会在这儿了。有没有全通的人?现实还是有的,难以让人碰见就是。楼主写这些出来,自然是不通的,搭个桥,感兴趣的自个去看最恰当,楼主尽量从文中本义去解读。
继续上边的原文解释:
1c动脉。文中第一次提及了“动脉”,之前这么多篇章都没明确什么脉,你看脉象到底是什么脉,这里就提了,“【万物之外,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要仔细理解这段话,所以这个“动脉”c后边还有“静脉”,都不是西医术语翻译的舶来词,不要搞错了。人动脉的变化是感而后动的,什么意思,前边提了“万物之外,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人的动脉变化与整个环境分不开,小到居住环境呼吸的空气,大到气候c整个地表,再大得到宇宙级了,那这个脉的变化,四季也不同的,有没有什么标准,文中提了“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所以成语“中规中矩”一词,最初便来源于此,从文中可知最初这是用来形容脉象的。
2c二十四节气。《内经》连二十四节气的来源也没有解释,本篇就直接提了“冬至”和“夏至”,因为二十四节气是常识,对于二十四节气的排序,现代阳历下的小字通常都有标识,只是大部分人直接忽略了,前边提到了现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是基督教的纪年法,下边的小字标识便是自己的历法,实际不仅中国有阴历,埃及也有太阴历,原始的太阳历发源于苏美尔文明,阳历一年中的十二月,这个“月”和实际月相的“朔望月”是无关的,看不出每个月份的朔c望c弦月。因此,大部分汉传古典书籍的历法基础就是这个阴历,当然少数民族三苗部落藏族回族有自己的历法。
怎么来理解“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冬至和夏至是两个重要的节气,这是两个节点节气,阴阳转换的节气,实际还有春分和秋分,本篇先提“冬至”和“夏至”,冬至是阳生,夏至是阴生,即冬至后阳气逐渐生发,夏至后阴气渐长,所以人们在夏天往往更容易受寒,环境饮食稍不注意留神就得胃寒,发泻拉肚子,感冒之类的,周围的大环境如此,人的身体也一样,夏天天气热,天一热就容易忘了只知道降暑,凉的冷的东西一吃过头,身体就会不舒服了。
3c【补泻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这句话,对“一”难理解的就先跳过这个“一”,但如何做到“一”,“补泻勿失”四个字是重点,这四个字简短,但如何做到“补泻勿失”,本篇没说明,单从这四个字去看,要做到“补泻勿失”是件不容易的事,这个“泻”是指什么方面的泻?实际上这个“泻”包含的非常广,既有人生理正常或不正常的排泄,也包含人情趣意志方面合理或不合理的发散,总之,“泻”了就得弥补,当然“勿失”最好,但难。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