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便愈。若口噤,须折齿灌之,令人为妙。忌猪ròu、冷水、肥腻之物。
化滞丸
〔批〕(按此方通利冷积之剂)理一切气,化一切积。夺造化有通塞之功,调yīn阳有补泻之妙。久坚沉涸,磨之自消;暴积乍留,导之自去。
木香(二钱)丁香(二钱)青皮(二钱)陈皮(二钱)黄连(二钱)半夏(为末,姜汁和饼,yīn干,二钱)三棱(五钱,火煨)蓬术(五钱,火煨)以上八味俱为末。
巴豆(六钱,去心膜,以瓦器盛醋,浸一宿,熬至醋干,研)乌梅(五钱,取ròu焙干为末,用水醋熬膏,调前yào为丸)乌梅膏和丸黍大,每服五丸,或七丸至十丸,量虚实用。yù通则用热汤。yù止则用冷水。常服磨积,不yù通泄,津液咽下,或空心陈皮汤下。停食饱闷,枳壳汤下。但有所积之物,取本汁饮下。因食吐不止,津液下。小肠气痛,茴香酒下。食泻不休,及霍乱吐泻,新汲水下。赤痢,冷甘草汤下。白痢,冷干姜汤下。心痛,菖蒲汤下。诸气痛,生姜陈皮汤下。若yù宣通,滚姜汤下,仍加丸子。未利再服,利多饮冷水一口即止。
fù人血气痛,当归酒下,有孕不宜服。小儿量岁数加减用。疳积常服,不拘时候,米饮下三、五丸。
保和丸
消痰利气,扶脾胃,进饮食。一切饮食所伤,胸膈满闷不安;或腹中有食不化;或积聚痞块,多服日渐消散,大有效验。
白术(五两)陈皮(洗,三两)半夏(泡,三两)茯苓(三两)神曲(三两,炒)山楂ròu(三两)连翘(二两)香附(醋炒,二两)浓朴(姜炒,二两)萝卜子(二两)枳实(炒,一两)麦芽(炒,一两)黄连(姜炒,一两)黄芩(酒炒,二两)上为末,姜汁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七、八十丸,食后茶清送下。
理气健脾丸
(高硕尹传)白术(土炒,六两)归身(酒洗,六两)陈皮(洗,三两)白茯苓(三两)黄连姜炒,二两)香附(醋炒,二两)枳实(麸炒,二两)桔梗(一两五钱)山楂(去核,二两)半夏(姜炒,二两)神曲(炒,二两)木香(五钱)上末,荷叶煮饭为丸,梧子大。每用百丸,白汤下。
三补枳术丸
〔批〕(按此方半消半补,平和之剂)化痰清热。健胃补脾,消食顺气。
白术(土炒,二两)陈皮(去白,一两)枳实(麸炒,一两)黄连(姜炒,五钱)黄芩(酒炒,五钱)黄柏(盐炒,一两)贝母(去心,八钱)白茯苓(五钱)神曲(炒,五钱)山楂(去核,五钱)麦芽(炒,三钱)香附(醋炒,五钱)砂仁(一钱)桔梗(二钱)连翘(二钱)甘草(炙,三钱)上末,荷叶煮饭为丸,如桐子大。每百丸,姜汤下。
[卷之四] 伤酒
夫酒者,大热有dú,气味俱阳,乃无形之物也。若伤之止当发散,汗出则愈矣。此最妙法也。其次莫如利小便,二者乃上下分消其湿,何酒病之有。今之酒气者,往往服酒蒸丸,大热之yào下之。
又有用牵牛、大黄下之者,是无形元气受病,反下有形yīn血,乖误甚矣。酒xìng大热,已伤元气,而复重泻之。
况亦损肾水真yīn,及有形yīn血,俱为不足。如此则yīn血愈虚,真水愈弱,阳dú之热大旺,乃助其yīn火。是谓元气消亡,七神何根据?折人长命。不然,则虚损之病成矣。《金匮要略》云∶酒疸下之,久久为黑疸。慎不可犯此戒。不若令上下分消其湿,葛花解酲汤主之。
方
葛花解酲汤
治饮酒太过,呕吐痰逆,心神烦乱,胸膈痞塞,手足战摇,饮食减少,小便不利。
葛花(五钱)白豆蔻(五钱)砂仁(五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