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三钱)白术(二钱)神曲(二钱)泽泻(二钱)干姜(二钱)陈皮(一钱五分)人参(一钱五分)猪苓(一钱五分)白茯苓(一钱五分)木香(五分)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白汤调下。但得微汗,酒病去矣。按此方,盖不得已而用之,岂可恃赖日日痛饮。
此yàoxìng味辛温,偶因酒病服之,则不损元气。何者?故酒病故也。若频服之,损人天年。
治伤酒食法心中酒食停积,一切腹下胀满不消,用盐花擦牙,温水漱下,不过三次,如汤泼雪。
葛黄丸
治饮酒过度,酒积蕴于胸中,以致吐血衄血;及时令酷暑,上焦积热,忽然吐血垂死者。
葛花(即上好bái fěn葛,一两)黄连(四两)上末,用大黄熬膏作丸,桐子大。每百丸,温水下。
解酒化dú丹(云林制)治饮酒过多,遍身发热,口干烦渴,小便亦少。
白滑石(水飞,一斤)bái fěn葛(三两)大粉草(三两)上为末,不拘时,冷水调下三钱,日进两三次。
又方治酒后伤风,身热头痛。以防风通圣散,加黄连须二钱,葱白十茎,水煎温服。
[卷之四] 郁证
脉
脉多沉伏,或涩或芤。
证
《内经》曰∶木郁达之。谓吐之,令其条达也。火郁发之。谓汗之,令其疏散也。土郁夺之。谓下之,令无壅滞也。金郁泄之。谓渗泄,解表利小便也。水郁折之。谓抑之,制其冲逆也。此治五郁之大要。盖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也。此为传化失常。六郁者,气、湿、热、痰、血、食是也。丹溪曰∶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治
气郁,胸胁痛,脉沉涩,用香附(童便浸炒)、苍术、抚芎。
湿郁,周身走痛,或关节病,遇yīn寒则发,脉沉缓,用苍术、川芎、白芷、茯苓、羌活、防风、柴胡。
热郁,目瞀,小便赤,脉沉数,用栀子、青黛、香附、苍术、抚芎、黄芩、天花粉。
痰郁,动则喘,寸口脉沉滑,用海石、南星、香附、栝蒌仁、贝母、竹沥、姜汁。
血郁,四肢无力,能食,便红或黑,脉沉而涩,用桃仁泥、红花、牡丹皮、延胡索、川芎、香附。
食郁,嗳酸,饱闷,畏闻食气,人迎脉平和,气口脉紧盛,用苍术、香附、山楂、神曲、枳实。
方
六郁汤
开诸郁之总司也。
香附(童便浸炒)苍术(米泔浸炒)神曲(炒)山栀仁(炒黑)连翘陈皮抚芎贝母(去心)枳壳(炒)白茯苓苏梗(各一钱)甘草(五分)上锉一剂,水煎服。有痰,加南星、半夏。有热,加柴胡、黄芩。血郁,加桃仁泥、红花。湿郁,加白术、羌活。气郁,加木香,槟榔。食郁,加山楂、砂仁。
加味越鞠丸
解诸郁火痰气,开胸膈,进饮食。
苍术(米泔浸,姜汁炒,四两)抚芎(四两)香附(童便浸炒,四两)神曲(炒,四两)栀子(炒黑,四两)橘红(一两五钱)白术(炒,一两半)黄芩(炒,一两半)山楂(去核,蒸熟,一两半)上为末,稀糊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白汤下。
越鞠保和丸
〔批〕(按此方治诸郁之妙剂也)扶脾开郁,行气消食,清热化痰。
苍术(米泔浸三宿,炒,一两)抚芎(酒洗,一两)神曲(炒,一两)香附(童便浸炒,一两)栀子(炒,五钱)陈皮(一两)半夏(pào,一两)白茯苓(一两)连翘(五钱)莱菔子(炒,五钱)枳实(麸炒,一两)白术(三两)黄连(酒炒,一两)山楂(去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