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房来。爱珍撇下巧珍,送到楼梯口,连说:“洪老爷明天来。”

    善卿随口答应,离了绘春堂,走到三茅阁桥附近,叫了一辆东洋车坐到小东门陆家石桥,缓步自回咸瓜街永昌参店。当夜写了一封书信,讲述赵朴斋浪游落魄情形。第二天一早,叫店里小学徒送到信局去,寄往乡间。

    第二十七回

    智邀闺友寻兄结伴  偶遇干亲挈妹同游

    赵朴斋的母亲洪氏,年仅五十,却已经耳聋眼花,而且优柔寡断,懦弱无能。幸亏朴斋的妹子,小名二宝,年方十五,却颇能当家。前番接到洪善卿的书信,只当朴斋就要回家,母女二人,天天盼望。不想半月有余,竟毫无消息。如今忽然又接善卿第二封来信,不知凶吉,忙请隔壁邻居张新弟过来帮着拆阅。

    张新弟把信的内容一讲,母女二人又急又恼,不禁放声大哭。张新弟的姐姐张秀英听见了,踅过这边来,问明缘由,婉言解劝。母女二人收泪止哭,又请教如何处置。新弟以为必须到上海去把朴斋找回家来,严加管束,才是上策。赵洪氏说:“上海洋场,地方陌生,怎么能够去呀?”二宝说:“别说妈妈去不成,就是去了,叫妈妈到哪里去找哇!”秀英说:“那么,托个妥当点儿的人,叫他去找,找回来了,给他几块洋钱,也可以嘛。”洪氏说:“我还能托谁呢,要么还是去托他舅舅。”新弟说:“他舅舅的信上说:因为他不学好,丢了他的面子,又气又恨,怎么还肯去找哇!”二宝说:“舅舅本来就靠不住;托别人去找也没有用;还是我和妈妈亲自去走一趟的好。”洪氏叹了口气,说:“二宝,你倒是说得容易。你一个姑娘家,又从来没有出过门,到了上海,要是再让拐子拐走了,怎么办哪!”二宝说:“妈妈也来瞎说了。那是人家骗骗小孩子的话,说是别让拐子拐走了,难道还真的有拐子吗?”新弟说:“上海拐子倒是没有的;不过要找一个熟识的人一起去才好。”秀英说:“你不是节前要到上海去吗?”新弟说:“我到了上海,就要进店里去做生意的,哪里有工夫陪她们去找人?”

    二宝听见这话,藏在肚子里,却不接嘴。新弟见商量不出一个结果,告辞走了。二宝留下秀英,邀进自己卧房里。秀英十九岁,是二宝的闺中密友,二人无所不谈。当下二宝悄悄儿问她:“新弟到上海去干什么?”秀英说:“是开当铺的翟先生叫他去当伙计。”二宝问:“你去吗?”秀英说:“我又不做生意,去干吗?”二宝说:“要是你和我们一起到上海,我去找我哥;你么,洋场上去玩玩儿,岂不是挺好?”

    秀英心中也愿意到上海去玩玩儿,只为人言可畏,踌躇说:“不合适吧?”二宝附耳低声地跟她嘀咕了一阵,秀英笑着连连点头,即时回到家里。新弟问起事情怎么解决,秀英皱眉说:“她们想来想去没有法子,倒怪起咱们小村哥哥来了。她们说是小村和朴斋在上海合着用钱,把钱用完了,小村就躲着不见人了。如今她们一定要咱们一起到上海去帮着找小村。”

    正说着,二宝过来,发话说:“秀英姐姐,你别跟我装傻了。你哥哥做的事情,我当然要找到你罗。你跟我一起去找到了小村,就没你的事儿了。”新弟说:“小村哥哥在上海,你自己去找他好了。”二宝说:“我上海没去过,不认识路,要她跟我一起去。”新弟说:“她去不合适,还是我带你去吧。”二宝说:“你一个男人,和我一起去上海,算怎么回事儿?她不肯去么,我天天跟她吵,她的日子也别想过舒坦了。”

    新弟问秀英怎么个意思。秀英说:“我一点儿事情也没有,到上海去干什么?人家听见了,还以为我是去玩儿的,不是笑话么?”二宝说:“你怕别人笑话,我哥哥在上海拉洋车,就不关你的事儿了,对不对?”新弟反而来劝秀英:“姐姐,你就陪她去一趟算了。找到了朴斋就回来,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