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的文化现象。传统的智者,谋略家,甚至可能连cāo
刀舞剑的力量都没有,却能运筹帷幄,在几十万大军的jiāo锋之中,扮演着导演的
角色,指点沙场,调兵遣将。可以说,一场战争中的灵魂,正是那些文弱雅致的
谋略家,是他们彼此间智慧的较量,在决定着战争的胜负。
另一个有趣之处是,传统的军事谋略家不是凭借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浴血奋
战的经验来指挥作战,而是靠读书识理来完成自己使命的。看上去他们似乎因为
没有亲身打过仗而缺乏实战经验,然而他们从读书识理中积累起来的智慧,足以
使他们从力量对比、人心向背、心理状态、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等天、地、人
方面的因素,来把握、预测、决定整个战争的进程。这一点在崇尚实战经验的西
方军事家看来,是匪夷所思的,而在我们看来却是十分自然的。
中国历史上的无数次战争都在证明着,成功的战例是文人门智慧的杰作。他
们精心导演了一出又一出的戏,然后让担当剧中角色的将士去演出。
下一篇(齐桓公伐楚)
齐桓公伐楚(僖公四年)
智慧是弱者的盾牌「原文」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1 ),蔡溃,遂伐楚。
楚子使与师言日(2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3 ),唯是风马牛不相
及也(4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5 ),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
君大公曰(6 ):”五候九伯(7 ),女实征之(8 ),以夹辅周室。‘赐我先
君履(9 ):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隶。尔贡包茅不入
(11),王祭不共(12),无以缩酒(13),寡人是征(14);昭王南征而不复,
寡人是问(15)。“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不复,君
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16)。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17)。师退,次于召陵(18)。
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19)。与不谷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20),辱收寡
君(21),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22),谁能御之!以此攻城,
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候(23),准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
城以为城(24),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屈完及诸侯盟(25)。
「注释」
(1 )诸候之师:指参与侵蔡的鲁、宋、陈、卫、郑、许、曹等诸侯国的军
队。蔡:诸侯国名,姬姓,在今河南上蔡、新蔡一带。(2 )楚子:指楚成王。
(3 )北海、南海:泛指北方、南方边远的地方,不实指大海。(4 )唯是:因
此。风:公畜和母畜在发情期相互追逐引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由于相距遥远,
虽有引诱,也互不相干。(5 )不虞:不料,没有想到。涉:淌水而过,这里的
意思是进入,委婉地指入侵。(6 )召(shao)康公:召公爽(shi ),周成王
时的太保,“康”是溢号。先君:已故的君主,大公:太公,指姜尚,他是齐国
的开国君主。(7 )五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诸侯。九伯:九州的
长官。五侯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