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o作上的努力,更关键也更具决定xìng的因素是你提出的假设是什么。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是回顾过去二十多年里最成功的大学生的形象的变迁:80年代最“酷”的大学生,要会写诗、会弹吉他、喜欢把尼采和弗洛伊德挂在嘴边、喜欢在学校边上脏兮兮的小酒馆里纵横捭阖地谈论中国的外jiāo和内政大事;90年代最“酷”的大学生,是网虫、努力地考托考G、听格莱美、喜欢在麦当劳或是肯德基里会餐、一块儿闲聊申请美国学校和签证的种种传说;千禧年之后最“酷”的大学生,他们热衷于各种NGO(非政府组织)的组织和活动、议论NewYorkTcoms网络版上关于中国经济的评论文章、在“雕刻时光”或“星巴克”里计划下次境外背包游的路线、在心里清楚地比较哪个咨询公司或者投资银行提供的海外培训计划更加诱人。

    你会发现他们在做非常不同的事情,或者说,非常不同的实验。而这一切的不同与时代有关,与环境有关,更多的我觉得与他们自己能够提出的假设有关。提出的假设不同,几乎决定了发展与努力的层次不同,也必然决定了最终获得的知识与成就不同。

    空白、狂妄与分享

    话题最后还是回到我们这本小书上边来。在中国发达得过分的出版市场上,却没有人认认真真地写过类似话题。我们居然还能发现这样一个空白,简直是奇迹。

    当然,你可以发现,已经有数不清的人在描述大学里边花天胡地的生活,但那是小说,那可以让我们感动但不能培养理xìng;也有数不清的书在教我们如何成功,但如果看看作者,你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名单除了外国人、商人之外,就是小留学生和他们的父母。我个人的感觉是,这些书不太适合大学生。

    想想也奇怪,从来没有中国自己的大学生,对于如何在中国的大学里取得成功,给出任何的建议似乎在中国的大学里已经找不到合适的人了,要不然他们都出国了,要不然他们都根本不屑于读大学?可在哈佛广场的书店里,我看到,满满几个书架都是如何在大学里发展的书籍,从抽象的大学成功哲学到实用的社团和课程介绍手册。也许美国大学的学费太贵,让他们更深刻地了解到,大学四年的时间有多么宝贵;而中国的学生却恰恰因为教育费用的低廉(实际上,现在的学费已经相当可观了),因此少了一份对大学教育更加严肃和负责的态度。

    我和任羽中并不一定就是这本书最合适的作者,比我们成功的北大学生还很多。我们也并不“狂妄”地认为我们就接受了完美的大学教育,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