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为"字,古汉语通论(八)里还要讨论。①,在上面这些例句里,虽然可以用现代的"是"字来对译,但不必认为就是上古的真正的系词。在上古汉语里,用"为"字的判断句非常罕见,而且限於一定的场合。就以上面所举的例句而论,例一"先生为天下之士"不是独立的句子,而是全句谓语动词"知"的宾语。例二"为"字的前后两项,字面相同。例三"为"字后面是疑问代词,这句话在上古更常见的说法是:"夫执舆者谁也?"不用"为"字。《战国策·齐策》:"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孟子·离娄下》:"追我者谁也?"可以为证。"夫执舆者为谁"、"为孔丘",其实都是以叙述句的形式代替了判断[2]当然,从句子的语气说,"夫执舆者为谁"是疑问句。②。例四"为"字的动词意义更为明显。总的说来,上古用"也"字煞句的判断句一般不能用"为"字,所以像"制,岩邑也"不能说成"制为岩邑也",这是值得注意的。
判断句是表示判断的,但是在语言实践中,我们会遇到某些判断句,它们的主语和谓语的关系,不能按照形式逻辑的要求来加以分析。这在现代汉语是如此,在古代汉语也是如此。例如《战国策·齐策》:"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千金和重币可以构成判断,但是百乘指的是车马,显使指的是人臣,照形式逻辑讲,就很难构成判断,可是这句话的意思还是可以了解的。又如《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战,不能说等於勇气,人们只能说作战是靠勇气的,或者说,勇气是打胜仗的条件之一,等等。但是,照字面讲,这句话又只能解作"打仗就是勇气"。对於这种内容压缩了的判断句,我们不应该以词害义。
判断句有一种最常见的活用法,就是采用判断句的形式来解释原因。例如: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战国策·齐策)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在现代汉语里,"是"字也可以用来解释原因。由此可见解释原因和判断在xìng质上是相近的;又可以证明语言既有发展又有继承的道理。
现在讲到"也"字。
从"也"字的位置看,有两种"也"字:(一)煞句的"也"字;(二)句中的"也"字。现在分别加以叙述。
(一)煞句的"也"字
煞句的"也"字一般用於判断句的句尾来帮助判断,这是"也"字的基本用法。这一点,上文已经说过。现在要讲的是由这种基本用法引申出来的用法。第一,"也"字常用在因果句的句尾。例如: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战国策·赵策)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孟子·梁惠王上)前两个例子是由果溯因,说明真相;最后一个例子是由因及果,进行推理:都用"也"字煞句。
第二,说话人对所说的事情的真实xìng表示深信不疑,也用"也"字煞句。例如:
蔓难图也。(左传隐公元年)
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客无好也。(战国策·齐策)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战国策·齐策)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由於说明因果关系和确认事情的真实xìng都带有论断的xìng质,所以用"也"字煞句是很自然的。
此外,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