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袁世凯很有抱负,又把他推荐给李鸿章的女婿张佩纶。张佩纶与周馥是同年至jiāo。袁世凯带着推荐信北上,找到张佩纶,张佩纶看完信直摇头,前来求官的人都快把总督府的门槛踏烂了,僧多粥少,他实在无能为力。不过,张佩纶并没有赶他走,看在周馥情分上,让他先在府中打打杂,待机找差。

    ☆、破规矩,思想没有框框(2)

    到了年底,仍然没有什么好消息,张佩纶看他满脸愁云的样子,也没什么好办法,搜索枯肠,给他指了条路子,要他去投李鸿章部属、淮军统领吴长庆,走当兵的路。张佩纶本来只是试着说说,没想袁世凯一听就来了精神,他马上想到,当前,清末正值乱世,乱世出枭雄,大丈夫要想成一番事业,就得去当兵。于是,袁世凯当即答应了张佩纶,同意去当兵。

    光绪七年,春节刚过,二十二岁的袁世凯,迫不及待地辞别张佩纶,出津门,渡海河,兴冲冲奔赴山东登州,投入淮军重要统领吴长庆部下。

    正是因为这个大胆的决定,不循规蹈矩的做法为袁世凯后来成为乱世枭雄奠定了基础。在袁世凯的那个时代,当兵在常人眼里是一条没出息的出路,因此在民间也就有了“好男不当兵”之说,但袁世凯却没把这些常规看法当回事。作为一个“大老粗”,袁世凯想问题不会瞻前顾后,他只有这么一种直线型思维,那就是什么对我有利,我就做什么,至于所作的是不是合乎所谓的常规,他则不会考虑,而这恰恰成了老粗成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推动力。

    也正是凭借着上述这种“老粗式想问题”的方式,袁世凯从军后不久就与吴长庆出兵朝鲜,帮朝鲜平定日本侵略朝鲜的战乱,以致在壬午兵变中,袁世凯立了战功。光绪十年,朝廷同意任命袁世凯为“总理营务、会办朝鲜防务”。袁世凯一下连升两级,成为驻朝军队的头面人物。

    作为老粗,袁世凯发迹途中所展现出来的那股突破常规的另类思维方式,那种”不按常理出牌”的行事方法,这正是老粗自身的优点,是大多数”知识人”,”文化人”所不具备的,而那种不怕挫折,勇往直前的想事做事态度,恰恰是干大事的一个基础。

    ☆、不迂腐,不犯教条主义(1)

    自古以来,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具有逐圣弃智色彩,在儒家经典中浸yín既久,一个天资敏慧的读书人,都有可能被十年窗寒弄得木木呆呆,“迂腐”几乎成了他饱读诗书的必然结果。他们满脑子利禄功名,思想的范围完全被程朱理学所圈定。更为可悲的是,文人一向以继承传统文明为荣,并不断地向人们炫耀,以浓重的书生迂腐气面向世人,事实上恰恰是这种刻板,这种畏缩葬送了他们的前程。

    我们身边有不少这种书生气的人,我们也经常听到别人评论某人时说,太迂腐,书呆子气。这意味着这个人只适合读书搞研究,不适合闯世界做大事。

    有书生气的人要向老粗学习,“老粗”从骨子里摒弃学究作风,他们做事都善从客观实际出发,然后用敢作敢为的处事风格成就事业。

    1866年11月12日的子夜,“哇哇”的哭声打破了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这个美丽贫困的翠亨村的宁静,这个孩子就是40年后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几千年封建专制,倾覆清王朝统治,在东方古国建立起第一个共和国的大总统孙文孙中山。

    父亲孙达成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大老粗,不过正是他的老粗式教育方法,老粗式的家风深深影响了后来的孙中山,使日后的孙中山成为一个带有“老粗习气”的文化人。

    孙家的处境十分艰苦,全家仅靠父亲佃耕村边的几亩地,另外兼做鞋匠和更夫挣钱度日。一家人的生活还是十分贫苦。

    后来,长子孙眉,到檀香山辛勤创业,在茂宜岛上办起了农牧场,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