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王子和大臣各须有一至二人到日本做人质。这些无理要求遭到了断然拒绝,和议最后破裂。然而这时的朝鲜政府由于党争和日本间谍的渗透作用,一度罢免了李舜臣,继任者贪污腐化,防备松弛。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夏,丰臣秀吉又派军从水陆两路进犯,占领海军要塞和南部各地。李舜臣被重新起用。李舜臣在和谈期间并没有被日本侵略者的谈判迷雾所迷惑,始终坚持积极整顿海军,赶造兵船枪炮,培训指挥人员。虽然一度遭奸人所害,锒铛入狱,但是在国家危难当头之时,他毅然临危受命,重整士气。同年9月16日,李舜臣在鸣梁海峡以战船12艘应战由330艘战舰组成的日本大舰队,歼灭日军4000,保住了全罗c忠靖两道,鼓舞了军民的志气。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七月,明朝再次派兵增援朝鲜。统帅邢玠分兵三路,迫使日军退守朝鲜半岛的南端岛山。这时日军盘踞朝鲜半岛已有7年之久,在沿海分布三处,战线长达千余里,士兵疲于奔命,供应不足,厌战情绪高涨。日军与明军交战往往“举阵惊骇奔散”,投降者愈来愈众。日本国内普遍怨恨丰臣秀吉,丰臣秀吉在满腔懊丧中病死。十一月,在东南海岸露梁海战中,双方投入了主力舰队进行殊死决战。李舜臣亲自驾船擂鼓,率龟船冲入敌阵,被日军包围。明将陈璘见状急忙上前援助。年已70的明朝老将邓子龙,率领壮士200人,杀敌无数,所驾战船不幸起火,壮烈牺牲。李舜臣c陈璘杀出重围,赶来救援。李舜臣不幸中弹,伤重垂危,他不许声张,把军旗交部下代为发号施令,继续战斗,直到胜利。此次海战,中朝军队大获全胜,击沉敌舰数百艘,全歼日本水军。日本陆军完全孤立,只好仓皇逃窜回国。
上一章上一节
世界历史知道点上一章
第二章中古时期的欧洲
发端于宫廷政变的改革1
作者:梁功平
公元645年日本皇极天皇四年6月12日,日本宫廷中发生了一场政变。中大兄皇子联合大臣中臣镰足领导的革新派,消灭了苏我氏贵族势力,废除皇极天皇,拥立孝德天皇即位。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夺权斗争,而是革新派和保守派的一场战斗。
日本位于亚洲东北部,是由九州c四国c本州c北海道4个大岛和3000余个小岛组成的国家。公元前1世纪公元2世纪期间,列岛上出现了100余个小国,相互争斗不已。公元3世纪以后,在今天的本州中部奈良一带兴起了一个比较强大的国家大和。凭借肥沃的土地和汲取大陆先进技艺和大批移民,大和不断扩张。到4世纪时,大和国家不仅统治着日本列岛的关东以西大部分地区,还染指朝鲜半岛,占据半岛东南端的任那伽椰地区,控制了输入大陆文化的重要通道。及至5世纪初,大体上统一了日本本土。其君主称“大王”,后改称“天皇”。奴隶主贵族称氏姓贵族,因为每个奴隶主集团不仅保留了原有的氏族名称,而且还有表示等级高下的姓。日本居民以大和贵族为中心逐渐形成大和民族。
大和国家在扩张过程中,不断占有周围的土地和人民,并将其分配给皇室成员和大贵族。大和国家把土地分为屯仓和田庄两部分,前者属于皇室,后者属于贵族。同时劳动人民也被分成两部分,一小部分是奴隶,主要用于家内劳动,另一部分是部民,主要用于生产劳动。在大和国家向外征服的过程中,一般保留被征服地区的部落组织称为“部”,居民称为“部民”,中c朝移民和少数罪犯也被强制编成部。部根据劳动分工,专门从事某种生产。从事农业生产的称作田部c米部,在手工业或其他行业从事生产的总称作品部,在品部内又按照行业的不同分为衣缝部c锻冶部等。部民有自己的家庭和生产工具和少量的财物,但没有人身自由,在氏族长的率领下为主人服役并纳贡,全部剩余产品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