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所有。主人不得随意杀害或买卖部民,但可以把他们作为礼物送给他人,具有种族奴隶的特征。部民在残酷的剥削下过着悲惨的生活,于是许多人就逃入山林,或是武装暴动。在贵族和部民之间则是大批平民,他们的地位由于财产的变化也在变化,时刻有沦为部民的危险。
上一章上一节
世界历史知道点上一章
第二章中古时期的欧洲
发端于宫廷政变的改革2
作者:梁功平
公元5世纪后半叶起,日本在朝鲜半岛的势力衰退,再加上皇室在国土统一后,不断霸占地方贵族的领地,扩大自己的屯仓,并将侵略朝鲜的军事负担强加在他们身上,皇室和地方贵族问的矛盾日趋尖锐。下层百姓则民不聊生,遇到饥荒更是饿殍遍野,到了6世纪末叶,部民制已经趋向瓦解。
公元592年,控制中央政权的大贵族苏我氏拥立自己的甥女推古天皇即位,其甥孙圣德太子出任摄政。圣德太子废除官职世袭制度,制定了冠位12级;颁布17条宪法,提出天皇至上,提高皇室地位,强化中央集权和法制,继续向中国派遣留学生,加强与中国的联系。然而圣德太子的所作所为未能触及部民制,对消除当时各种社会积弊并无多大促进作用。622年,圣德太子病故。“推古改革”的有限成就也濒于流产,大和政权愈发不稳。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皇室和中央大贵族中以中大兄皇子与中臣镰足为首的一批年轻有为之士,密切结交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矢志以法制完备的大唐帝国为典范,革新政治,对日本社会进行根本改革。经过精心策划准备,于645年发动政变,先在殿前诛苏我入鹿,后逼虾夷举家,一举翦除保守贵族的核心集团。掌握了朝廷大权的改革派推举博览中国典籍的年轻皇子继承皇位,称孝德天皇,年号大化;立中大兄为皇太子,摄领政务;以中臣镰足为内大臣,高向玄理c僧旻等为国博士,参与政要,从而组成以推进改革c建立中央集权国家为己任的强大领导核心。
公元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改革。孝德天皇的年号是大化,因此这次改革,在历史上被称为“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废除部民制,实行所谓的公地公民制,就是废除皇室的屯仓c贵族的田庄以及部民,把全国的土地和人民收归国有,变成“公地c公民”。第二,建立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政府每隔6年编造一次户籍,对6岁以上的男子授予口分田2段1段约合9918公亩,女子为男子的三分之二,奴婢为良民的三分之一授予户主。田地供受田者终身使用,但不得买卖,死后归还国家。受田农民应担负租庸调。租,即实物地租,受田每段交纳租稻2束2把。庸,是力役及其代纳物,每人每年10天,可以绢布代替;调,是征收的地方特产,一般是绢c丝c棉c布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