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9年,丰臣秀吉派人前往朝鲜,提出借道朝鲜进攻中国的要求,还厚颜无耻地表示这是为了“施王政于亿万斯年”。他的无理要求遭到了朝鲜国王的拒绝。丰臣秀吉借道不成,恼羞成怒,于是于1592年春天,调集近20万大军c700艘战船,悍然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由于1592年是壬辰年,该战争就被朝鲜史家称为壬辰卫国战争。
日军以小西行长c加藤清正为先锋,统率十多万军队,上千艘战船,偷渡朝鲜海峡,用闪电式的战术,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四月在釜山登陆。侵略大军乌云压境之时,朝鲜国内局势却很不妙。此时的朝鲜为李朝所统治。出身于书院的贵族子弟,标榜儒学,形成“士林派”,同在朝的官僚贵族结成“勋旧派”争权夺势,屡次发生政变。统治者重文轻武,“人不知兵二百余年”,全国300多郡县大多数没有城防。国内经济匮乏,人心涣散,国力大为衰落。因此,日军势如破竹,五月占领王京汉城,攻陷开城c平壤,挺进咸镜道,逼近中国边境。日军所到之处,焚烧劫掠,仅晋州一地,军民被屠杀者就达6万人。面对日军的疯狂侵略,朝鲜人民纷纷组织义兵奋起抗战,他们到处烧毁日军粮库,破坏交通要道,偷袭日军营地,并夺回了几座城市。
日军的暴行也激起了朝鲜军人的无比愤慨,他们重振精神,投入对日作战。南部李舜臣领导的朝鲜水军,从五月初到八月,在玉浦c合浦c泗川c闲山岛c釜山等地多次进行海战,击沉敌舰300余艘,杀伤无数。朝鲜水军的巨大胜利,打乱了日本侵略者水陆并进的作战计划,为后来陆军的反击提供了有利条件。李舜臣长于战略,吸取朝鲜水军的传统经验,在旧有战舰的基础上,发明了龟船战舰。龟船身长十几丈,宽一丈有余,用坚硬木料制成,外包铁板,形似龟甲,故名。坚硬的外壳使“龟船”不易被重炮击伤;顶盖和甲板插满锥刀,使敌人不敢攀登上船。仓内备置火炮,可以随时射击。龟船形状轻巧,行动敏捷,火力猛烈,防护性能和攻击性能俱佳,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c最有威力的战舰。李舜臣有强大战舰,又勤于训练舰队,在打击日军的海战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上一章上一节
世界历史知道点上一章
第二章中古时期的欧洲
朝鲜壬辰卫国战争2
作者:梁功平
在朝鲜军民抗击日本侵略热潮的推动下,朝鲜国王李昖遣使向中国明朝政府请求出兵援助。明朝政府深知日军对朝鲜的入侵也严重威胁了中国边境的安全,便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七月,派将领史儒率兵2000出征,祖承训率兵3000继后。史儒进到平壤附近,因道路不熟,适逢大雨,误中埋伏,力战牺牲。日军小行西长为麻痹明军,佯装和谈,狂妄地提出以大同江为界,将平壤以西归还朝鲜,意欲吞并平壤以南的大片领土。这种损害朝鲜人民利益的和议,遭到明朝的拒绝。当年12月,明朝政府以宋应昌为经略c李如松为东征都督,增派4万兵力渡过鸭绿江,大举援助朝鲜。经过周密部署,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朝中联军打响了收复平壤的战役。李如松身先士卒,与日军的精锐部队3万人遭遇,战斗非常激烈。中朝将士奋勇当先。老将骆尚志年已花甲,攻城时腹部被滚石打伤,仍然奋勇杀敌。李如柏的头盔中弹却浑然不觉,其坐骑被炮击毙,立刻换战马,继续冲锋。中朝军队收复平壤,在根本上扭转了战局。二月,朝鲜军民也在幸州守城战中击退日军,取得辉煌胜利。在中朝军民英勇打击下,日军退据釜山,朝鲜国土几乎全部光复。
丰臣秀吉不甘心失败,一面假意与中国议和,一面积极备战准备卷土重来。和谈从万历二十一年九月起,拖延了3年。日本要求朝鲜政府允许日本占领朝鲜南部四道,并宣誓永不背叛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