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知既尽,则意可得而实矣。
〔3〕意既实,则心可得而正矣。
〔4〕治,去声,後放此。
〔5〕“修身”以上,明明德之事也。“齐家”以下,新民主事也。物格知至,则知所止矣。“意诚”以下,则皆得所止之序也。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1〕皆以修身为本。〔2〕
〔1〕壹是,一切也。
〔2〕“正心”以上,皆所以修身也。“齐家”以下,则举此而错之耳。
其本〔1〕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2〕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3〕
〔1〕本,谓身也。
〔2〕所厚,谓家也。
〔3〕此两节结上文两节之意。
右经一章〔1〕,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2〕,则曾子之次如左。〔3〕
〔1〕凡二百五字。〔
2〕凡千五百四十六字。
〔3〕凡传文,杂引经传,若无统纪,然文理接续,血脉贯通,深浅始终,至为精密。熟读详味,久当见之,今不尽释也。
康诰〔1〕曰:“克〔2〕明德。”大甲〔3〕曰:”顾諟天之明命〔4〕。”
帝典〔5〕曰:“克明峻〔6〕德。”皆自明也。〔7〕
〔1〕康诰,周书。
〔2〕克,能也。
〔3〕大甲,商书。大,读作泰。
〔4〕顾,谓常目在之也。諟,古是字,犹此也,或曰审也,天之明命,即天之所以与我,而我之所以为德者也。常目在之,则无时不明矣。
〔5〕帝典,尧典,虞书。
〔6〕峻,书作俊。大也。
〔7〕结所引书,皆言自明己德之意。
右传之首章,释“明明德”。〔1〕
〔1〕此通下三章至“止于信”,旧本误在“没世不忘”之下。
汤之盘铭〔1〕曰:“苟〔2〕日新,日日新,又日新。〔3〕”康诰曰:“作新民。〔4〕”诗〔5〕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6〕”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7〕
〔1〕盘,沐浴之盘也。铭,名其器以自警之辞也。
〔2〕苟,诚也。
〔3〕汤以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故铭其盘,言诚能一日有以涤其旧染之污而自新,则当因其已新者而日日新之,又日新之,不可略有间断也。
〔4〕鼓之舞之上谓作。言振起其自新之民也。
〔5〕诗,大雅文王之篇。
〔6〕言周国虽旧,至于文王,能新其德以及于民,而始受天命也。
〔7〕自新,新民,皆欲止于至善也。右传之二章,释“新民”。
诗〔1〕云:“邦畿〔2〕千里,维民所止〔3〕。”诗〔4〕云:“缗蛮〔5〕黄鸟,止于丘隅〔6〕。”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7〕”诗〔8〕云:“穆穆〔9〕文王,於缉熙敬止〔10〕”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11〕
〔1〕诗,商颂玄鸟之篇。
〔2〕邦畿,王者之都也。
〔3〕止,居也,言物各有所当止之处也。
〔4〕诗,小雅缗蛮之篇。
〔5〕缗,诗作绵。缗蛮,鸟声。
〔6〕丘隅,岑蔚之处。
〔7〕“子曰”以下,孔子说诗之辞。言人当知所当止之处也。
〔8〕诗,文玉之篇。
〔9〕穆穆,深远之意。
〔10〕“於缉”之於,音乌,叹美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