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给他们试试,就算不发,也还有外地的媒体,总之我不会白跑一趟。”
“这稿子在甘肃才有影响,在省外属于可发可不发的,何况全国的都市报之间也有供稿协议,他们会优先转载同行稿件。”
“那怎么办”
“你自己处理吧。”我把稿子递给若智,心里憋着一团火却没发出来:“我们就差这么十几个小时,新闻人不是这么做的。”
“算我耽误了时间,你签个字,我还是发出去试试看吧。”
“你让老周去签发,这些稿子由她终审。”
小王没等到我给他办的作家证,就自己跑上来找我。和他一起上来的还有一面锦旗,是马小良的父亲给我们所赠,上面有几个字:伸张正义,群众喉舌。
小王说a县要成立文联,他准备拿下主席职务,但在硬件上还缺一个作家证。所以请我无论如何要给他帮这个忙。
中午请他吃饭时,小王神采飞扬踌躇满志,似乎他已就任a县文联主席,口气也俨然作家。若智一个劲地给他灌酒,我知道他是反感小王在我们面前的目中无人,想用酒来教训他,我在桌子下踢了若智一脚,让他收敛一下。周洁和公孙蓠在一边低声交谈着,南子非则听着我和小王的闲聊。后来小王说起他那些所谓的小说,大吹自己是怎么写上半截的,写完后又博得了哪些人认同。我心里暗自好笑,问他:“你认识一个叫林处一的人吗”
“不认识。”小王的脸色有些微变:“也是写小说的吗”
“是啊,也是写小说的,有机会我介绍你们认识一下。”
“那好啊,谷主任你跟他很熟”
“还行,是我一哥们,现在棠城市,小说写得不错,”
小王显得尴尬起来:“哦,他发表的作品多吗”
“好像不太多,他的小说我也没看过多少。对了,陇南的毛树林你知道吗”
“就那个写诗的毛树林”
“对,就是他,我家里还有他的一本诗集。”
“我听过,没见过,他的诗也很少读,谷主任你认识这么多名人啊”
我嘿嘿一笑,说:“他们也算名人啊我可没觉得,在我面前好像也就是朋友。”
后面的饭吃得风平浪静,小王也不再谈他的什么文学,但脸上却因为挂不住一些东西而显得扭曲。除了喝酒吃饭,再不提他加入作协的事。若智他们觉得莫名其妙,想不通口气张狂的小王怎么就忽然变得谦恭起来。
当然,个中玄机也只有我和小王知道。
第二部分第17节和副主席见面
下午我给他联系了作协的一位副主席见面,在一个酒吧里,我给副主席说了小王的情况,希望他能特事特办。这哥们说办个证没什么问题,但最起码得有作品,小王连说他有作品,拿出他复印的那些所谓文章,准备交给主席过目,我一把接过来,有选择地转给了主席,这中间我抽出了林处一那篇上半截和毛树林的组诗以及一些我认为移花接木嫌疑较大的篇目。在干这些时我始终没看小王一眼,但在眼角的余光中,我瞥见他的脸胀成了猪肝的颜色。
在副主席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询问下,小王逐渐恢复了常态,看我没有揭穿他的意思,又向主席吹嘘他在文学上的理解和造诣,大概是想博取本省文坛霸主的好感,从而达到自己曲线救国的目的。我懒得听他胡扯,借口有事先走了。第二天再见小王时,他已是一副作家模样:一本绿色封皮的作家协会会员证插在白色衬衣的口袋里那件衬衣绝对是新买的,从折痕上就能看出打开包装不到两个小时。
小王挺着胸脯,背着手在我们办公室里走来走去,像一只骄傲的公鸡。
若智伸手掏出小王的证件说:“哇,原来这就是作家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