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变丹砂,魔术家叫做「手彩」,只是很小儿科的表演,但由於气氛营造得好,所以这表演收获甚大。

    蔡经的住宅在江西南城,至今尚称其近郊的山为麻姑山,山半有会仙亭,相信即蔡经的住宅旧址,山顶有坛,至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出任抚州刺史,还亲自撰书了一篇麻姑仙坛记,树碑於坛前。许多人学颜体书,即以此碑的拓本作为范本。至於当时,那自称为王方平的方士,受到蔡经厚厚的供养,且受当时许多贵宦委托往蓬莱采药,赚取了大量金银珠宝,那当然不在话下。

    魔术家又似乎以女子最适宜训练。在晋代,便有一个名为太玄女的女仙,能搬运术,可以在平地远处变出房舍,视之俨然,及至人欲往看,太玄女一指,房舍却忽地失踪。

    她又能够将物件变大变小,还能吐火,在火中化为老翁。这种种变化,令当时的人无不心醉。然而她却令女弟子以房中术教人,称为「玉子术」,师徒众即以此「渡人无数」云云。

    所以同是魔术,若拿来走江湖表演便不值钱,一变成仙术,立刻便可以赚大量金银。像麻姑与太玄女,即可视之为晋代的女魔术家。然而麻姑却比较懂得包装,所以她就不必以仙人身份来牺牲色相。这又比太玄女算是高明得多了。而且声名亦大。

    张果老变容见明皇

    有时神仙表演恐怕亦要助手。如唐明皇时的张果即是八仙中的张果老,初见明皇时,只见他老态龙锺,张口见牙齿零落,衬著长长的白髯,真的不似神仙。

    张果却知唐明皇的意思,因道:「陛下如果嫌小臣的牙齿难看,便请拿一个金锤来。」

    唐明皇於是命人去拿金锤,只见张果接过锤子,便张口乱敲。然後吐出几枚枯牙,及至用水漱过口时,再梳理胡须,洗过脸,登时便变成另一副面目,只见满口白齿,衬著白髯之时,便看似飘飘欲仙了。

    这一套,无非只是舞台的化装术而已。先化一个衰老的装,再盥洗还原,恐怕不必化装大师陈文辉都可以扮得到。

    然而及至张果辞行,一路退出殿角,他忽地探囊取出一只纸驴,望风一抖,再吹几口气,一转身,便见一只真驴出现,张果於是向唐明皇一揖,腾身上驴,倒骑著冉冉而去。

    这套魔术表演,便恐怕非得有助手不可,要不然,谁替他事先拉著驴子呢不过张果虽然用魔术来骗唐明皇,他本人的内丹功夫却实很深,所以其人十分长寿,而由他传下来的内丹诀,实在可以说是南宗丹派的先河。因此魔术可能只是手段,玩魔术的方士实未必没有真功夫也。八仙中的吕洞宾与韩湘子,都是这类人物。

    韩湘子「火中生莲」

    八仙中的韩湘子,便曾在其叔父韩愈面前变过一套戏法,叫做「火中生莲」。

    他拿出一粒莲子,交给韩愈看过,认为无假,然後念念有词,「敕」一声将莲子随手投入书房中的火盆之内,只见他又继续结印,禹步作法,果然火盆中慢慢就长出一朵莲花来。不过韩湘子却一手将花连茎摘走,大步踏出书房,口中作歌道──

    「一壶藏世界,三尺斩妖邪,解造逡巡酒,能开顷刻花。」

    韩湘子这套戏法,由唐代一直流传至今,後人并且根据其原理,演变出许多戏法,它的原理,无非是很精致的手工艺──

    将莲子一粒小心剖开,将中心挖空,只剩薄薄的一层肉,小心莲子衣不可损毁。然後用通草做成小荷花一朵,染上颜色,再连上通草做的荷梗。又用极细铜丝盘曲成型,即盘曲成弹簧的样子,穿入荷梗之内。铜丝弹簧的另一端则连上一个小小的铅弹丸,制作妥当,将它们一起藏在空心莲子之内,再小心用白桃胶将之粘合。这样的一粒莲子,便是神仙的道具了。

    当莲子投入火盆中时,火炭中的炭将胶烧化,莲子绽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