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铜丝弹簧便将通草荷花弹出,这时,韩湘子急急将花拿走,既免火烧,又省得给人看破,再作歌而去,便更显得有若神仙般潇洒,真「仙术」也。
张天师召关云长
其实韩湘子的「仙术」,系由婆罗门传来。由汉代开始,中国即与西域沟通,其时甘肃c新强一带的西域婆罗门,精通「百戏」,能吐火吞剑,挥绳弄丸,於汉武帝时,这些杂技家与魔术师大量流入中原,由是便传入了许多婆罗门魔术。
这些魔术,不但道家表演,其实佛教亦有表演如今靠魔术表演来开宗立派者,更比比皆是。最初一次表演,据说即在汉明帝永平八年西元六十五年之时。
那一年,印度有三个僧人来谒见汉明帝。在殿前说法,汉明帝不信,那些僧人竟凌空变出一座七层宝塔山来,七彩缤纷,且有铃声作韾。汉明帝见到,大吃一惊,因此下诏准许西域婆罗门传法。──这段记载,出於费长房的历代三宝纪。
西域婆罗门这套戏法,变中国戏法的人,称之为「高彩」,即是将道具扯高之谓。
制作彩塔当然要有很高的手艺,但其原理,则无非是将绸绢做成能压扁摺叠的七层塔,然後藉袈裟的遮掩,将塔抖开。据说这种「高彩」,手艺精者可造到五尺余高,因此又可以制为神像,於烟雾迷漫中,令人以为是神人凌空下降现身。有一代张天师即曾作此表演,真是戏法人人会变,手法则各有不同。但上焉者则「面圣」,下焉者则走江湖耳。
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为北宋末年的道教掌教。
崇宁二年,澥州奏称盐池水溢,浸坏了农田。朝廷因以为是蛟龙为患,便召张天师上朝,命以斩蛟。那张继先见到皇帝,应对从容。皇帝问他:「你住在龙虎山,何曾见过龙虎」张天师答道:「虎则常见,惟今日方睹真龙。」这么一擦鞋,皇帝便大为欢喜,於是竟留张天师宿於宫内。
翌日,皇帝上殿命张天师往澥州斩蛟,张天师奏道:「臣但书铁符,召神将,令一弟子往治之可矣。」自己竟赖在皇宫不走。
过了几天,澥州奏道有白蛟死於盐池边。皇帝十分欢喜,立即赐宴张天师。酒次,皇帝忽问道:「你召那一个神将斩蛟,可不可以请他来一见。」
张天师闻言,回奏道:「臣所召的神将是关羽。」因即跟同宴的两个徒弟,一齐在殿的左角禹步作法,稍顷,忽兴云雾,张天师大袖一挥,唱声「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关羽便赫然现身於云雾之中了。
皇帝见了大惊,急急以崇宁钱向张天师掷去,说道:「封你,封你」张天师由是便得上宠,皇帝替他盖了一座上清观。
明眼的读者,当知张继先所用的,无非只是婆罗门僧人的「高彩」而已。
东莞烟花有「高彩」
对「高彩」,王亭之颇有认识,乃由於当年曾跟一位制东莞烟花的老艺人讨教过。
往时的烟花不像今日,但只喷出色彩缤纷的火花,其时若有生日婚宴等庆典,大户人家往往便请烟花艺人表演。
表演前,艺人会来相度位置,搭架竹棚,又在棚的两边安装活动风翼,可以扯动,用来临时调节风向。
他们放出来的烟花,有人物表演,王亭之小时候就看过,他们烧出一套三英战吕布,一套嫦娥奔月,一套天姬送子。烟花放出之後,在烟雾迷漫,火花迸射之中,便出现一些人物,这些人物还有动作,配合烟花艺人的简单乐器,那就简直有如一出戏剧。
如今五十多年过去,懂得制作这些烟花的老艺人,大概已经消亡殆尽,而且恐怕亦没有传人了。
却说当年那些东莞艺人表演过後,自然留宿一宵。至翌晨,在天井拾到一些纸公仔,已经烧到破烂,王亭之好奇,将公仔拆开来看,只见有三条棕色的纸条支持著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