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瞪口呆。

    然後轮到那师叔了,他跟主人讨一个桃来吃,留下桃核,便在大厅对开的天井小花圃上变化,变出一株二三尺高的桃树,结出七八颗桃。

    茅哥说,这法术事前大概要准备,遣开他,是不想他知道如何准备,当时他心知肚明。

    续头法用「彩刀」

    回头再说杜七圣的「续头法」。这个法,王亭之倒知道一些窍门,而且这魔术如今已太过通行,稍为踢爆,应该亦不影响江湖人士的表演。况且,首先踢爆此「续头法」的,是清代的鹅幻汇编。这本鹅幻汇编踢爆甚多戏法,尤其极力踢爆下茅山画符噀水治病的「祝由科」,照王亭之猜,这或者正是下茅山人士的著作。

    原来表演这戏法,烧符噀水一切皆假,秘诀在於「一匣藏二刀」。这个匣,行家叫做「彩匣」,两巴刀,一把是真刀,一把是「彩刀」。如何「一匣藏二刀」,各师各法,但无论如何变法,原理则一。

    藏得最巧妙的,如今可数魔术大卫,他用圆锯片,由天花垂下来锯,电动,一切似乎无可遮掩。实际上依然是「一匣藏二刀」的原理,先吊下来锯木方那一块,当然是真锯片,再吊上去,待大卫指东画西,锁手锁脚时,最少经历七八分钟,这几分钟便已经足够掉包之用。由於灯光由上向下射著舞台,吊上去的锯片则恰位於暗处,掉一块「彩锯片」,当真容易得很。

    那把「彩刀」,中间一截有一半是缺口,另外一半则是夹层,缺口用钝边铁片补上,用力一压,便缩入夹层之内,此即为窍妙也。

    古代变戏法,讲究恐怖,不似如今的戏术讲究气氛,所以从前敕法佬用的「彩刀」,中间夹层还藏有红水,一刀斩下,用力一压,中间那截钝边假刀压入夹层,红水同时挤出,给斩首的小孩,同时将头右移,双肩左移,看起来便真似血流成河,身首异处。这时立即用被单将小孩覆起,乘机拔刀,藏於被单之下,烧符念咒一番,观众的视线即被转移,不知者便以为真有可以续头的「七圣符」。

    且说,当日蛋子和尚学成法术,一出山便用催眠术跟杜七圣开了个玩笑,从此便名传江湖。江湖中等闲人士,都怕了他的。

    东方朔的点金术

    却说这种,原来亦是由西域传来。西域的方士串通东方朔,弄到汉武帝可以见西王母,同时见到东方朔就在身边,西王母指著东方朔说道:「我这里的蟠桃三千年一熟,这小儿已经偷吃过三次了。」汉武帝辞别王母回宫,醒来已躺在寝宫之内,这不是催眠术是甚么东方朔由此得到宠幸,屡次逆汉武帝旨,武帝也只笑笑作罢,盖一直以为东方朔是谪仙人也。

    东方朔是山东厌次县人,地近海域,原来就是秦代方士集中的地方。所以东方朔自己也懂得点小戏法。他做了汉武帝的侍中,整天陪著皇帝,居住在宫中的西域眩人自然要巴结他。

    当时由西域来中国一共有三条路:一条海道,由波斯湾经重洋来到山东;两条陆路,即是所谓天山南北路。由波斯来的西域人,以海道为方便,所以希腊罗马的点金术,亦先传到山东。

    东方朔未伺候汉武帝时,本来就学会了西域最简单的点金术。将铁器洗净,用酸类除去铁器上面的氧化层,立刻放在硫酸铜溶液里,就会产生「离子交换」反应,铁器表面的铁离子溶入水中,而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离子却附著於铁器表面,汉代人见识不广,就以为真的是点铁成金了。这样点出来的金,很容易氧化变黑,不过那时中国人已发明了清漆,尤其是山东,既产桐油又产柿漆,方士将镀上铜的铁器,涂上桐油开稀的柿漆,瞧起来不但分外金黄,而且可以防止铜层氧化,况且神仙点出来的金器无人敢用,这样就自然经年不变。

    汉武帝会卫夫人

    东方朔入宫之後,跟方士辈的交情很好。这也许是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