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我们正在考虑从使用矿物燃料转到使用太阳能,对太空飞行也在作同样的考虑。太阳光产生一种虽小但却可感知的力,这种力名之曰辐射压力。一块船帆般结构物,质量虽小面积很大,就能利用辐射压力作为推进器。适当调整这块船帆的位置,我们就能获得从太阳来的太阳光,或让其进入或让其离开船帆。借助一块每边长半英里的极薄方形船帆,比起习惯上使用火箭推进器更有效地达到行星际的飞行目的。船帆可以用有人驾驶的航天飞机发射到地球轨道上,再打开并支撑起来。那将是一幅奇独的景象,肉眼就能容易地看到,它象是一个明亮的光点。借助一架双简望远镜,这幅航帆的细部都能够辨认出或许甚至是十七世纪帆船上被叫做“图案”那样的东西,或许是某些合适的书画印刷符号c或许是地球这颗行星的标记。附着在这张帆上的,将是为特殊应用而设计出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宇宙飞船。
这里要讨论的第一次也是最令人激奋的应用之一是,彗星会合的发射飞行,或许是于1986年与哈雷彗星的一次会合。彗星在星际空间中消磨了它们的大部分时间,并将提供出有关太阳系的早期历史和恒星间物质本质的主要线索。太阳能飞船驶近哈雷彗星,可能不只提供彗星内部的近距离图象而且令人惊奇地可携带一块彗星碎片返回行星地球。太阳能航行的实际好处和传奇色彩在这个事例中都显示出来了,并且很清楚,它不仅代表了一次新的飞行,而且还体现出新的星际航行技术。因为利用太阳能航行技术的发展落后于离子推进技术的发展,所以,推动我们第一次飞往彗星的可能还是离子推进技术。这两种推进机制,在未来的行星际旅行中都将占有它们的地位。但从长远来看,我相信,利用太阳能航行将会产生更大的影响。也许到二十一世纪初期,会出现行星际划船比赛,比一比哪种方式会以最短时间从地球飞抵火星。
火星漫游者。在海盗号发射之前,还没有地球上发射的宇宙飞船成功地在火星上着陆过。苏联曾遭到过几次失败,其中包括至少有一次是相当秘密地发射遭致失败在内。并可能归咎于火星地形的险恶性质。因此,海盗1号和海盗2号,在经过了艰苦的努力之后,才成功地着陆于两个最阴暗的地方,这两个地方我们能在火星表面上看到。着陆器立体摄像机拍摄出的照片,告诉我们许多漫长的峡谷和其他险峻难达的狭长景色。轨道摄像机拍摄的照片显示出变化多端的c地质上极端复杂的地形,这些地形我们是不可能用固定的海盗号着陆器作近距离的考察的。对火星的更进一步探索,不论是从地质学上还是生物学上的探索,都迫切需要用漫游器,才可能在安全而阴暗的地方着陆,并漫游数百或数千公里而达到令人振奋的地方。这样一种漫游器将能够每日按其本身设计要求漫游,并摄下火星上新地形c新现象以及非常可能使人大为惊奇的一卷卷连续照片。它的重要性还会进一步得到改进,只要它一前一后地操作一台火星极轨道器,这台轨道器将从地球化学的角度勘测火星,或者借助于一架无人驾驶的火星飞行器就能从很低的高度拍摄出火星表面的照片。
提坦着陆器。提坦titan是土星的最大卫星,也是太阳系中的最大卫星见第十三章。它的大气圈密度明显地要比火星大气圈密度大,而且很可能还覆盖着一层由有机分子组成的棕色云。与木星和土星不同,它有一个我们能在其上着陆的表面,而它的深层大气不是非常高热,不致于破坏有机分子。提坦内层探索器和着陆器的飞行,可能是土星轨道飞行的部分,土星轨道飞行也许还包括着对土星近层的探索。
金星轨道摄象雷达。苏联的“金星9号”和“金星10号”飞船,带回了金星表面的第一批近距离照片。由于永久云层的遮盖,金星表面特征是不能用地面光学望远镜看到的。不过,地球上的雷达和金星轨道器小先驱者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