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曹慈山在老老恒言中搜集“粥谱”百种,引据文献百余种,其对粥的调养c治疾效果备加赞赏,他认为以粥补养确是“避峻厉以就和平也”。
起居有常。孙思邈说:“善养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有四时早晚就是要求符合春生c夏长c秋收c冬藏的规律;有至和常制指作息时间要合理安排。昼夜节律对人体的生命活动有着明显的影响,古代是用阴阳c五行c日月星辰的道理来解释的,现代的“生物钟”学说及一些实验结果也证明了这种节律的存在。另外,劳逸应适度,内经指出了“五劳”的危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但相反过逸则会造成气血滞涩。刘完素在伤寒直格中,将“逸”列为八邪之一,认为“逸豫怠惰而生病”,正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之义。老老恒言论述动与静的辩证关系,很有意味:“心不可无所用,非必如槁木,如死灰,方为养生之道。静时固戒动,动而不妄动,亦静也。道家所谓:不怕念起,惟怕觉迟。至于用时戒杂,杂则分,分则劳。惟专则虽用不劳,志定神凝故也。”这个分析不只适用于“用心”,也适用于“劳力”。
4药物辅助
合理地运用强壮身体,延缓衰老的中药,也是养生的内容之一。两千多年来历代医家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药物保健经验,尤其是历代宫廷保健秘方更是受到人们的青睐,如龟灵集c保元益寿丹c松龄太平春酒等,就都是清廷帝后的常用保健方药。
有关养生药物有很多有趣的传说,内容虽夸张,但其药物的健身延寿作用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本草纲目有一则故事说到中药“何首乌”名字的来源:唐代有个姓何的人,生来孱〔chan蝉〕弱且无,58岁尚未成婚。偶然在山中挖得一种药。一个老人告诉他,每天空腹酒服一钱,可使人有子嗣。于是他每天服用,几个月后身体果然强健,白发转黑,也显得年轻了许多。娶妻后10年间生了几个男孩,从此改名叫“能嗣”。以后一家人都坚持服药,父子都活了160多岁。他的一个孙子叫“首乌”,130多岁头发仍乌黑,容颜不老,人问其故,才道出祖孙三代服药始末。后来人们就称这种药叫“何首乌”,至今仍用它补肾养血,乌发驻颜。
更有一则关于枸〔g一u苟〕杞的传说,颇为离奇。据淮南枕中记载:一人出使西河,路遇一年约十五六岁女子打一十岁的老人。使者很奇怪,问老人是谁,为什么打他女子答道:“此是我曾孙,我家有延寿药,他不肯服,致老态如此,因此打他。”问女子年龄,回答已372岁。又问:“药有几种”女子回答:“药只一种,但有五名。春名天精,夏名枸杞,秋名地骨,冬名仙人仗,又名西王母杖。按四时采c服,可与天地齐寿。”
从以上二则传说看,我国以健体c防衰老为目的的家传用药,历史是非常悠久的。然而补药也不可滥用。以补气安神益智的人参为例,民间称之为“神草”c“百药王”。清代寿命最长的皇帝乾隆c年逾古稀的慈禧在晚年时,就都每日噙化人参一钱,确实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但如果滥用人参,就会有相反的结果,古人曾比喻:强盗劫财不杀人;滥用人参则害命又破家。可见滥用补药其害胜过于盗,再好的补药也要合理服用,讲究因人c因地c因时制宜。养生服药也并不局限于补药,凡畅达气机,活血通络,降浊通腑,调和五脏的药,都可据情选用,关键是有的放矢。
5保健气功
气功作为养生方法源远流长。战国初年的行气玉佩铭是现存最早的气功文献1。该玉佩刻有45个字,记述了行气修炼的要领。庄子称保健气功为“吐故纳新”,晋代宗教净明录有“气功阐微”之论,而后遂有“气功”之名。道家的吐纳c内丹c行气c食气c胎息,释家的参禅c止观,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