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的仅占33
,60年代产品占39,余者为50年代以前的产品。作为先导部门的机械
制造工业,由于设备陈旧c工艺落后c致使生产功能刚性比,企业难以适应
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因此,借助技术创新,加快我国传统产业的改造,推
进企业技术进步,从而尽快提高综合国力,已成为我国本世纪末至下世纪初
经济腾飞的关键所在。
利用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业的有效途径是:
1建立健全企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运行机制;2根据国家制
定的产业政策发展规模经济,有力地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外引进与自我
创新相结合:4创办风险产业,建立健全的支撑体系;5利用合资“嫁接”
改造传统产业和传统企业。 案例[101]武汉电阻一厂,在利用技术创新改
进传统产业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86年,当电阻一厂的决策者们决定贷
款680万元从日本引进两条金属膜电阻器生产线时,来自下面的反应是“不
解”和“不满”。然而6年后的1992年,当工厂再次决定贷款140多下元兴
建3条生产线时,全厂职工已无一人反对。 他们的经验是:先进的“硬件”
必须配备优秀的“软件”。电阻一厂先在引进的两条生产线上推行班组投
入产出工作法,并同时消化引进的生产线。
1992年被台湾一家公司看中,合资生产电阻元器件的第5代产品片
状电阻器,日本一家堪称世界一流的电子企业也相中电阻一厂作为自己的合
作伙伴。
1993年该厂还清了连本带息近千万贷款,占领了全国19强的电阻市场。
三c根据创新技术,确定走业的战略地位
营销战略取决于各公司的规模和它在行业中的地位。往往一项独创技
术,可以使公司一跃成为本行业的领导者,如彩色电视机的例子就十分突出。
案例[102]
1975年前后,美国市场对彩色电视机的需求开始转向高质量的便携式和
台式机型。而美国公司仍在拼命生产落地式电视机。并且由于他们坚信只要
是名牌商标就能赢得美国顾客的青睐,所以不重视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上的
创新,一味依赖大量的广告宣传。与此相反,索尼和松下却将这种需求变化
视作自己的机会,迅速进行技术创新,结果在非常短的时间里,美国公司的
彩色电视机市场就丢给了日本人。
根据技术创新的水平,企业可以考虑本身的战略地位c领先者c挑战者c
追随者或补缺者。第六节几种有代表性的技术创新理论观点
1
1 本节主要参考辛欣“技术创新理论研究概述”国内外经济管理,1991,12 pp37
40。
第六节 几种有代表性的技术创新的理论观点
一c模仿论
美国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就新技术推广问题填补了熊波特创新理论中的
一个空白技术创新与模仿之间的关系及二者变动的速度。提出,在假设
条件下,在一定时期内,一定部门中采用某项新技术的企业增加的程度有三
个基本因素:1模仿比例;2采用新技术的企业的相对盈利率;3。采用新技
术所要求的投资额。
二c市场结构论
美国经济学家卡曼和施瓦茨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