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感性形式,也具有一定的理性内容。
其二,主观和客观相统一。
美感的构成,一方面要有审美客体如,自然景物
,另一方面则有审美主体人的赏玩。蔡元培指出:
人的美感,常因自然景物而起,如山水,如云月,如花草,如虫鸟的鸣声,不但文学家描写得很多,就是普通人,也都有赏玩的习惯3。
作为审美主体人的赏玩,也必然涉及到联想c幻想等心理形式。比如,艺术品,随着观赏时间推移,人的感受情况
1蔡元培美学文选第58页。
2同上,第59页。
3同上,第130页。
653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736
不断发生变化:“形象的美术,起初止看到颜色与形象;音乐,只听到节奏与强度。其次,如接触到内容。又其次,始见到表示内容的种类。又其次,始参入个人的联想。”
1蔡元培引用了自然论者郎萃ng的意见:“美术都是摹拟自然的。
美术的赏玩,是以摹拟上得到一种幻想,在所摹拟的实物上,就没有这种幻想了。“
2这些都说明美感的主观性表现为赏玩中的联想c幻想等心理形式。如果从创作的角度去看,创作者的观念,也就成为美感主观性的另一表现。蔡元培指出:
盖所谓美术家者,常不在实物生活之模仿,而在其生活表象摄入创作者之观念。故以观念之义,应用于一切美感之对象,其不当也3。
其三,功利与愉悦相统一。
蔡元培认为,美感常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在感受这种乐趣中,热爱人生,培养伟大的使命感,他说:
我们每每在听了一支歌,看了一张画件雕刻,或是读了一首诗篇文章以后,常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四周的空气会变得更温柔,眼前的对象会变得更甜蜜,似乎觉到自身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伟大的使命。
知道了享受人生的乐趣,同时更知道人生的可爱,人与人的感情便不期然而然地更加浓厚起来。那么,虽然不
1同上,第130页。
2蔡元培美学文选,第130页。
3蔡元培先生全集,第140页。
654
836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能说战争可以完全消灭,至少可以毁除不少起衅的秧苗了1。
我们知道,在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美感的功利和愉快问题有过争论。柏拉图只看重诗的教育作用,把“滋养快感”
看作诗的一大罪状,并把这样的诗人逐出他的理想国。
然而,亚里士多德不同意柏拉图的观点,承认诗歌产生快感是合乎自然的,同时也承认诗的教育功用乃在于保健c净化作用。这场争论,到了古罗马贺拉斯手里,才真正统一起来。
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2。
贺拉斯这段话,后人又概括为“寓教于乐”。蔡元培关于美感的功利和愉悦相统一的基本特征的论述,同贺拉斯的“寓教于乐”是相通的,属于逻辑上的联系。而作为历史上的联系,较明显是继承了中国儒家礼乐并重的思想。他在为北大乐理研究会所拟章程中提出该会“宗旨在敦重乐教,提倡美育”。
3
求声首之性质及秩序与夫乐器之比较,则关于物理学者也。求吾人对音乐之感情,则关乎生理学心理学美学者也。求音乐所及于人群之影响,则关乎社会学与文化史也。合乎此种种关系,而组成有系统之理论,以资
1同上,第215页。
2诗学。诗艺,人民文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