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可见,对唐岱的观点要作全面分析,不

    1同上,第632633页。

    2春觉斋论画,第634页。

    3郭因:中国绘画美学史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版,第429页。

    4历代论画名著汇编,第419420页。

    457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14

    是摘取某一句便以偏概全。

    另一方面,林纾所说的“法律”也不同于唐岱的“落笔”。所谓“法律”是指艺术中的规矩,是总结艺术创作中的经验。

    因为古人留下的创作经验是可贵的,应该继承和发扬,以便更好地师造化c立创新。

    这与“唯古是尊”是两码事。

    当然,林纾的绘画美学思想有时也自相矛盾,他在一些论述中又把“师古人”

    c“求形似”提到第一位,这就决定了他不可能为新时代c新艺术催生,而在提倡创新中又打上了旧时代c旧艺术的胎记。这是有其深刻原因的。他对中国传统国画是很酷爱的,甚至说很偏爱,并想维护“中国旧有之学”。他这样说:“顾吾中国人也,至老仍守中国旧有之学。前此论文,自审为狗吠驴鸣,必不见于俗。然老健之性,偏恣言之,今之论画亦尔。”

    1那些“游艺于外洋”而弃“中华旧有之翰墨”如刍狗者,林纾是十分气愤的。这种维护“中国旧有之学”留恋旧的传统文化的执拗态度,是林纾自戊戌变法失败后的十几年中一贯坚持的。到“五四”运动爆发后,表现得就更加突出了。

    第六节 对鉴赏和创作中国画的美学批评

    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理论虽在画理c画法上有不少真知灼见,为林纾继承和发展。但是,林纾给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理论真正带来新意的,则是试图从欣赏和创作的不同角度,阐

    1春觉斋论画,第626页。

    458

    244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幽发微,引人入胜。他指出:

    凡观画,赏鉴家之眼光,与画家之眼光,迥然不同。

    鉴赏家兼收并蓄,无论古今,苛当其意,即行收录。画家则取性之所近,譬如尚疏淡者,必以绵密为繁;重奇伟者,必以荒率为野,实则皆非也。是真画家,当具赏鉴家之眼力,然后济之以独到之学力。观黄鹤与证之以痴翁,于不美中求其美。到体会微处,王黄家法亦正同耳1。

    粗看一下,鉴赏家与画家不同,只有一个兼收并蓄,统统收录;一个在赏鉴基础上,还要“济之以独到之学力”

    ,“于不美中求其美”

    ,强调独创性。其实,好的赏鉴家评论,也应算是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尊彼抑此,有失周密。但是,他毕竟把鉴赏家与画家迥然不同的眼光划出个界限。正是用这个不同界限,赞同明人谢在杭的观点,对谢赫的六法次序作了适当的调整。

    古人论六法,以气韵生动为第一,明谢在杭则曰:“以六法言,当以经营为第一,用笔次之,傅采又次之,传模应不在画内,而气韵则画成后得之。一举笔即谋气韵,从何著手以气韵为第一者,是赏鉴家言,非作家言也”。余读之击节者再。犹之作文不讲意境义法,而先算神韵,亦正是选家语,非作家语也。能经营,则能得

    1春觉斋论画,第627页。

    459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34

    古人用心所在矣1。

    春觉斋论画不是不讲“气韵”

    ,但作者的次序排列在“法理趣”之后,他说:

    画之一道,实兼法理趣三者而成。舍法而言画,尽人知其不可。然有法而无理,虽绚爛满纸,观之辄令人欲笑。至于画趣,则自夫其人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