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c颂c赋多而比兴少;风,比c兴多而赋少”。
其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认识和掌握客观世界的范围日益扩大,体现在诗作上便出现了“比兴日少,而赋日多”。
其三,产生“比兴日少,而赋日多”的原因,不是在于“风气使然”
,而是因为赋与比c兴本身各自特性不同,所决定的。也就是说“比兴有限,而赋无穷也。”
在这样的历史回顾和考察以后,陈衍又对赋c比c兴,作了第二层次的探究。这个探究,更多是从“非直言”的形象思维的角度去论述的:
诗之所以稍异于文者,非其达难达之隐,非比兴不可。周公作鸱鸮,以贻王是也。其他鹑奔,相鼠c猚狐c蜉游诸篇,其尤显者。然七月c东山c破斧,又何不洋洋洒洒,畅所欲言,无韵之文,大书特书,不是为过。楚辞以赋之体,用比兴之法,无韵之文,奏议之事,往往用譬,但不如诗之数见耳1。
鸱鸮是诗经。豳风一篇诗名。诗中假托鸟的口气诉说其处境的困难,应有寄托。
诗序云:“鸱鸮,周公救乱也。成王未知周公之志,公乃为诗之遗王,名之曰鸱鸮
1诗学概要。
372
653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焉。“
1尚书。金滕也有相同记载。
近人或谓诗中并无确证,其说不足信。陈衍显然持诗序说。同样,鹑奔c相鼠c猚狐c蜉游诸篇也有难言之隐,或为“刺无礼”
,或为“刺奢”
,所持仍诗序说。至于对楚辞“用比兴之法”
,则依据王逸说了。
虽然陈衍在诗学概要中并未对赋c比c兴,作界定性的说明和论证。但从他完全赞成诗序和王逸的观点看来,他把赋看作为直接叙述,比就是譬喻,兴就是寄托。如果说“赋为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