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直接叙述”

    ,接近于“直言”的话;那么比c兴能“达难达之隐,则属于”非直言“了。此后的王国维在论述诗的形象直观性的问题时,指出,诗歌包括小说c戏剧与”呈于吾人之耳目“的建筑c雕刻c绘画相比较,要借”观念之助,以唤起吾人之直观“

    ;必须“多用比兴”

    2,才能使艺术形象具有直观c可感的价值。王国维赞同朱熹在清邃阁论诗中评论宋诗的论点,“一直说将去”

    的诗,一日可作百首3。

    因此,“多用比兴”

    ,避免“直说”

    ,可以更好地发挥艺术的感染力。

    不过,陈衍也好,王国维也好,只是在诗要形象思维的性质c根源c构成和表现手法等问题上进行了论述,并没有直接使用“形象思维”的观念,然而,有人却断言,“中国古

    1诗序。

    2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静安文集,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第14册。

    3人间词话删稿。二六,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235页。

    373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753

    典文论从孔丘到王国维没有谈到形象思维“

    ,似乎有关形象思维的论述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没有中国文论的坚实土壤。而且断言,“被视为艺术的规律c定义c基本特征的形象思维,在马列文论c西方文论c中国古典文论中找不出理论根据。”

    1这里,并不想在概念上作争论,也不想按照上引的三大类“文论”来澄清,只是提示一下,陈衍c王国维有关形象思维的特质c根源c构成和表现手法等论述,既是客观存在,要想搬石头那样轻易搬掉,谈何容易

    第二节 反印象式批评的可贵尝试

    从美学批评的角度,中国传统诗学大致可归纳为一

    印象式批评,二有体系c重解析的新式批评,三其他批评方法。

    生活在中国近代的陈衍,多少受过一点科学训练,接受了西方自然科学和逻辑思维方式。他的石遗室诗话虽还不能说真正建立了有体系c重解析的新式批评的范例,但他的反印象式批评,确实作了可贵的尝试,值得给予肯定。

    中国诗学的印象式批评,印象的对象,大多采取摘句式的,较少顾及全篇:对印象的表达,可分为两个层次:初步印象和继起印象。

    “佳”

    c“妙”

    c“工”

    c“警绝”

    c“今于古”

    c“本色”

    c“三昧”等,为表达初步印象用语,是直觉式的价值

    1刘远:搬掉“形象思维”这块神秘的大石头,社会科学评论1985年第11期。

    374

    853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判断。继起印象用语,有抽象和具体两种。

    “飘逸”

    c“凝重”

    等属前者,“金鸡擘海”

    c“香象渡河”等属于后者。诗学以为作品贵在言外之意,可是,对言外之意,却极少细论,而要读者去玩味1。

    对于这种印象式批评的极端现象,持有两方面的异议:一方面,不是“不可解”

    ,而是力求解释明白。

    陈衍批评钟惺c谭元春的诗学,“往往有说不得,不可解等评语,内实模糊影响,外则以艰深之固陋也”

    2。接着,他对钟c谭所评点的“说不得”

    c“不可解”之处,作了逐条解说。

    比如,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云:“天清风雨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