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我们卑下平凡的境界
1美术与生活,饮冰室文集第39册。
2美术与生活,饮冰室文集第39册。
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2页。
256
042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压下去“
1,也含有“心境”以外,具有艺术品独自存在的“物境”。
总之,梁启超在论述审美鉴赏中的心境和物境,就如他对美的功利性看法那样,具有自相矛盾的两面性,不能只执一端。把审美对象的自然界和艺术品“物境”看成为“虚幻”
,根源在于信奉佛理禅宗,无限夸大审美情绪和心境的地位和作用,追求精神上c道德上的圆满,而坠入虚幻的“天国”。一旦落入现实生活,依傍“外受的环境”
,结合“内发的情感”
,而编织的审美之境,才谈得上是来源于外境,又高于外境的c更高层次上的“真实”。
第六节 “自然之美”和“人工之美”
梁启超把中国古代的歌谣c乐府c诗c词,统称为“美文”
,并通过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来分析研究,从而划分出所谓“自然之美”和“人工之美”这两个种类。他认为,“爱美是人类的天性”
2。好的文学艺术作品,就是与人类这种爱美的天性相契合。比如,中国的古歌谣,“是不会做诗的人最少也不是专门诗家的人将自己一瞬间的情感,用极简短自然的音节表现出来,并无意要他流传。因为这种天籁与人类
1美术与生活,饮冰室文集第39册。
2书法指导,饮冰室合集专集,第102册,中华书局1941年再版,第3页。
257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142
美好最相契合,所以好的歌谣,能令人人传诵历几千年不废。
其感人之深,有时还骂专门诗家的诗而之上。“
1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人类的好美性决不能以天然的自满足。
对于自然美加上些人工,不是别一种风味的美“。就象璞玉花草,经过人工的琢磨雕饰c栽植布置,显出”各式各样月异而岁不同的“美。
“诗的命运比歌谣悠长,境土比歌谣广阔,都为此故”
2。
梁启超把好的歌谣作为“自然的美”
;好的诗则在自然美的基础上,还加上“人工的美”。在他看来,诗与歌谣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形式和情感表现的问题。
“诗和歌谣最显著的分别,歌谣的字句音节是新定的,或多或少,或长或短,都是随着一时情感所至,尽量发泄,发泄完便戛然而止。
诗呢
无论四言五言七言乃至楚骚体,最少也有略固定的字数句法和调法,所以词胜于意的地方总不能免。“
3骈俪之文,固自有其特殊之美,建立在“我国文字的构造”上。
“我以谓爱美的人,殊不必先横一成见,一定是丹非素,徒削减自己娱乐的领土。楹联起自宋后,在骈俪文中,原不过附庸之附庸,然其佳者,也能令人起无限美感。”
4梁启超划分“自然的美”和“人工的美”
,固然与文艺形式情感的表现有关,但就论述的
1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饮冰室合集专集,第74册,中华书局1941年再版,第1页。原引文“人功之美”
,“功”应改为“工”
,改为“人工之美”。
2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饮冰室合集专集第74册,第1页。
3苦痛中的小玩意儿,饮冰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