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苗年。农历十月五日至十一月二十五日是苗年。家家杀猪宰羊,烤酒打粑,走亲访友。并举行跳芦笙c跳铜鼓c对歌c盘歌c斗牛c赛马等活动。青年人邀约“游方”选择佳偶。二妇女服饰。妇女的无领满肩衣的边沿c胸口c袖口及裤脚边,都嵌有一朵或数朵大花有的是鸟c兽,脚穿绣花鞋。她们在少女时开始绣花,一生绣花的是出嫁前。绣花题材丰富,有双凤朝阳c五谷丰登c鸳鸯戏荷等。刺绣的配色,对比强烈,瑰丽多彩。贵州苗族使用银饰之多c之广在全国少数民族中首屈一指。有的把银帽c银衣c项圈c手镯c银角c银簪加起来足有10多斤重。三酸鱼c酸汤。凡到苗家做客,都会吃到酸鱼和酸汤。酸鱼,色鲜味浓。将鲜鱼洗净,撒上盐c辣椒粉c香料,浸泡两三天,再一层鱼一层糯米粉装进坛里,半月后用油煎来吃,也可生吃。酸汤用青菜c白菜或其他蔬菜洗净调熟,加上特制的酸水,放入坛子一两天就制成了。吃时加盐煮沸,掺入辣椒粉调味。户户皆有,餐餐上桌,尤其在炎热季节,可清凉解渴c消暑提神。四爱情信物。当苗族姑娘爱上某个小伙子时,通常送给他一根用红c白c黑等色编织成各种图案的花带,长约三尺,宽约一寸;寓意是“千里姻缘一线牵”。这时小伙子也得回赠由母亲或姐妹织就的线吊子。男女定情时,女方要送男方一信物;信物是一根长五尺宽约一尺左右的抄带,用雪白的麻织成,寓意“纯洁的爱情”。对方此时回赠一把梳子和圆镜,表示“白头到老”。五“游方”和赛芦笙。“游方”即青年男女赶坡会,是苗家青年流传已久的一种社交活动。花场上人山人海,一声铜鼓响,万支芦笙齐鸣。笙歌手们弯腰拐脚,左右摇晃,边奏边舞。姑娘们也随着翩翩起舞,一边瞟着笙歌手;当选中了意中人,她即会走上前去给他系上一条彩带,并手牵彩带伴舞。笙歌吹得好的小伙子往往获得许多彩带,他就可以选择最如意的姑娘了。夜幕降临,“游方”坡上一双双情侣在花伞下絮絮私语,情投意合者交换定情信物,然后相约再见。二c彝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的凉山彝族自治州c西昌专区及云南省。一饮食。爱饮酒,常常是“有酒便是宴”,还有“饮酒不用菜”的习惯。饮酒不分场合地点,也不分生人熟人,席地而坐,围圈轮饮,所以又叫饮“转转酒”。每逢过年过节,彝家妇女就抱着一坛酒,插上几支麦杆,在路边上,凡见来往行人都要劝你吸饮后才让你走,这叫“杆杆酒”。二火把节。每年彝历“虎月”阳历七月,是彝族的火把节。一般需欢度3天。头天杀牛,吃煮牛肉;晚上,人人举火把。第二天和第三天

    是节日。村村寨寨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新衣,青年妇女则穿漂亮的百褶裙,大家聚集在宽敞的坝子上,男子斗牛c斗羊c摔跤c跑马和弹月琴;妇女唱歌c跳舞c弹口弦等。傍晚开始举火把,一条条火龙c火圈c火环在夜幕中飞旋,瑰奇无比。三c白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一礼俗。在白族地区,大凡人们赠送礼品,必带“六”字。“六”是白族人民心目中互相尊重的表示;反之,就是不友好,不尊重。比如送主人一斤六两糖或六斤糖,他会很高兴,但送两斤或十斤以至更多,主人反而不悦。因为据传白族是六诏的后裔,祖先给大唐帝国送礼是六份,大唐回赠礼品也是六份,各诏得一份,所以是祖宗遗俗。也有说这是取汉字“有福有禄”之意。白族自古采用汉字作通行文字。二“绕山林”。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是大理白族人民传统盛会“绕山林”。人们在一对对抬着杨柳的男子引导下,唱着“大本曲”c白族调,循苍山之麓而进,还有人在三弦c唢呐c竹笛的伴奏下,耍着“霸王鞭”。在一片片碧绿青翠的树林里,青年男女尽情欢歌,脚钩脚地跳起“双飞燕”。年轻人通过娱乐增进友谊,发展感情。四c侗族分布在贵州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湖南的新晃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