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贞雨的听力不太好,但却还没到完全听不见的程度。
知晓这件事,是在下课铃响起、班主任离开教室的时候。
同学们都忙着和刚交到的朋友谈天说地,偶尔有一两个人拿起刚发下来的课本,也完全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宫贞雨大概是教室里唯一一个在认真在看书的人了。
——如果将课本以外的书也算进去的话。
大概是习惯了一个人待在角落,宫贞雨似乎没想到会有人来找自己,低下头去的她已经将所有注意力都落在文字间,就算我站在她桌前,也完全没有发现。
我轻轻敲了敲桌子,她略微停顿了一下,才讶异地抬起头来。
“有什么事吗?”
平静应对的少女,完全不像自我介绍时表现出来的那样冷漠。
“你喜欢纪德吗?”
我指了指她手中的书。那是纪德“道德三部曲”中的《窄门》。
“我喜欢《窄门》。”
宫贞雨给出了一个有些奇怪的答案。
“是说不喜欢他其它作品的意思吗?”
我问道。
“其它的也喜欢。”
她回答。末了,似乎察觉到自己的语病,又补充道:
“不过最喜欢的是《窄门》。”
“这样吗?”
我点了点头,说:
“比起看,我更喜欢自己去写。”
据说,每个高中生都有一个作家梦,但我开始写作的理由远不似大家所想的那样、为追求什么不切实际的理想。
我只是,没有一个可以和我聊天的对象罢了。
每天无聊地待在教室里,除了上课之外的其它时候,总得要想一个打发时间的方法。
我找到的“方法”,便是观察。
观察周围人的一举一动,从他们的行动和表情里猜测对方心中的想法——
这种恶趣味一般的行为,能让我产生恶作剧一样的刺激感。将其写下来,之后再改换一个名字、镶嵌进另一个世界里,就成了一本颇具雏形的“说”。
大概是想要寻求志同道合的人,或是追求平时难以觅得的“成就感”,我将自己写下的文字发到自己另一个匿名博客上,居然还出乎我意料地得到了一些人的认同。
——这些无聊的琐碎暂且不提,对宫贞雨说出这句话之后、我立刻就感到后悔了。
她在说起自己喜欢的书和作家时,我在一旁表现得不感兴趣,顺便点出自己有在写东西的事……这简直像极了初中那个最喜欢点评江山的“文艺”班长。
“抱歉,那个……”
意识到自己的失言,我立刻想开口辩解,却发现宫贞雨正用满是期待的眼神看着我。
“希望有一天可以看到林延同学写的书。”
这便是我们最初,至少是我记忆中最初的“约定”。
我和宫贞雨一同度过的高中生活实在没有什么精彩到必须拿出来的说的事情。
每天随着其它学生一同来到教室、放学又跟着人流回家。
若是非要找出我们和其他人的不同,大概就是对于“与他人接触”这件事的抵抗吧。
自“观察”得到的经验告诉我,和别人拉开距离虽然会让我无法从中得到快乐,却也同时会让我远离痛苦。
当然,若是真的彻底疏远他人,反而会招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我努力和大部分同学都保持着“还算聊得来,但不会很亲近”的距离。
换言之,就是那种在教室里一起聊聊天、打篮球的时候偶尔会叫上我,真正遇到什么麻烦却不会对我伸出援手,也不会向我请求帮助的关系。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