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正对着镜子在脱衣准备睡觉.一脸的青春心思.
她轻轻地哼着黄梅调子:
姑娘的衣衫十八层,慢解罗衫叹春深.脱要脱到大半夜哟,穿要穿到大天明
子玉在那株桃树下徘徊,不时看着院中阁屋里的灯光倩影,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什么法子能和那心仪的女子搭上话.远处是满眼的湖光粼粼,近处是扑鼻的芬芳,抬头又见新月如钩,春色撩人——他不觉突然来了忙中偷闲的诗兴,于是便搜平生才学,随口吟了一首,并高声朗颂——人急了,什么孬法子没有——意欲让那女子听见!
只听他高声吟诵道:
满树桃花红欲尽,败将羞惭作夜游。
忽遇残月三更后,老泪疑作是吴钩。
吟毕,俳徊良久,不见动静,看看月影西钭,听听山风阵阵,他只好怏怏欲归。
正转身之际,忽听得那树下一声轻响,象是有物落地,借着月光,上前细细一看,是一个纸包着的一个石块从那院落中飞了出来!
子玉如获至宝,捡起那张纸,火速回营,挑灯速看,只见纸上写道:
分明只是初更月,黄毛小子老乱吟。
花草也知情和义,自家相残非英雄。
劝君早立安身计,吴钩销尽铸和平。
子玉捧诗左右细读,心中不免情丝乱抽:这样的女子,若能得到,真不负平生所望。只是不知怎样才能如愿?
一夜无眠。早上趁着个上城的机会,揣着一肚子疑话,来到自己读师范时的同窗好友,现在城里一所小学教书的吴中有处,此同学虽长得瘦小,但脑子好使,外号人称“鬼点子“。欲和他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解心中的释结。
同学听他说罢,想了半晌,方用茶水在桌上狠狠地写了个“奔”字。
子玉不解,疑惑地望着他!
只听他不紧不慢地说:亏你还上过军校,岂不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之说。现如今大战在即,明眼人都知大势已去,未战胜负已分,此种形势,非个人英勇牺牲能够阻挡。此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也。战场上用个奔字,可保性命,情场上用这个字,也一样有用,那女子若真对你有意,现在时间紧迫,容不得温火慢炖,只有找个机会,和她直说,与她私奔,那女人,不起意便罢,若真有意,当真只可用一个非夷所思不可理喻来解。这样至少也还有些希望,强似你这无用的单相思。
子玉听了,不置可否,只好说:临阵脱逃,可不是黄埔生能做的。罢罢,我再细想。
二人再谈些细碎,便各道珍重分手。
回到营中,天天看到有人开小差,已是常事,心想:鬼点子说的,也是事实,现在哪个当官的不在想着后路,我又何必做这炮灰,可怎么对那个心上人说呢?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此时的杨桥乡众,也早知这里将为战场,青壮人等多的是投亲奔友地逃难,每日不绝。那小姑家有一位在城里供事的远房亲戚,早对小姑有意,日日来催快走,家人也有此意,本来小姑那里能看上那家的猥缩,只是在这时,也没个好的去处,正在犹豫不决。
子玉本是个军人,做事讲究的是个实效。
这日瞅着个小姑到湖边洗衣的机会,装着没看见有人,便用家乡黄梅调乱唱家乡俗语道:
小小鲤鱼红喉腮,莲湖游到鲍湖来。上游我吃的是湖边草,下游我吃的是冷青苔。冲破多少金丝网,绕过多少钓鱼台,不为妹子我不来
小姑听了,面颊绯红,只是边使劲捶衣边轻轻翘嘴抿笑。
子玉见她不恼,知有机会,便厚着脸皮,跑到跟前,腆着脸道:战事在即,别人都走了,你一个女伢子怎么还不走?
小姑知他有意,也不瞅他,便红着脸说道:到处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