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才被苦大仇深逼了出来。秀才就说什么吴子兵法,就是吴子游说政治的产物,让那些王们,这帝那皇的,还有枢密院那帮傻瓜书呆子们,以为自己很懂打仗,用那吴子兵法作饵,圈定好庙堂政治与前线军事的棋盘规则”。

    “比如之前和你讲过的那个吴子,用大王后宫三千佳丽演武布阵,阵前斩宠妃的事,其实是试探大王尚武用战的底线。说来说去,就是少让他们瞎掺乎前线的事,又能驿马飞传后,在庙堂上还能有看家本事的嘴炮打,没闲屁功夫在武将背后捅黑枪。最其码老皇帝、小皇帝们,不犯一般简单的常识性错误,但是武将自己要信吴子兵法能用来打仗,那就是脑子真进了水”。

    “反正俺是听不懂他瞎咧咧啥,就觉得他挺有一鼻子道理。比如他说吴子兵法就两句大实话,就是兵不厌诈和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因为俺在边地打了十年仗,就明白了一条,凡是跟着鬼点子多,又不大受监军节制的大将,俺们打胜仗的可能性就大一些,活下来的弟兄也就多一些,只要草包领兵出战,铁定必败无疑。戏文上说什么马革裹尸还,醉卧沙场君莫笑……,其实是白骨成山、人头京观,真要战死沙场,能有人良心发现,事后抬回去烧埋就是不错的了。至于什么骨灰,一把大火烧没几百个兄弟,随便抓上一把,哪分得清谁是谁的,也就是给家人一个交待罢了”……

    小长风歪着小脑袋:“什么兵部厌诈,那是王炸么?”然后又是一顿数落,因为其实叶老七自己也不懂,然后被赶回被窝抓虫去。很多次教训后,小长风终于明白,在阿爹讲故事时,是不能乱冒泡,好奇问了问题的,一问就要钻被窝……

    很多个大雨将至的深夜,很多壶温酒炎凉,很多回分解,叶老七终于把他那十二个把兄弟,讲了三百多回后,才堪堪终于入了正题:“那一仗,是遭遇战,步骑车三军,并膀子了一齐上。本来枢密院设计得是阵地战,用得是淮阴侯的背水列阵图,号称什么背水列阵,自断退路,以坚士卒决死必战之心,十万死士定能胜百万铁骑”。

    “结果我们那个草包将军到了战场跟前,也一样傻掉了,因为边地真真的是天高皇帝远,河工衙门贪墨了治河银两,堤坝年久失修,那河水漫过溃堤,居然改道了,东西走向变成了南北走向,又时逢秋汛,河水暴涨。然后草包大将不敢作主擅专啊,不用阵图去打,你就是打了胜仗也白瞎,照样有言官闻风奏事,狠狠参你一本,上头可不会分什么青红皂白,直接打入昭狱,秋后问斩”。

    “可要是用了阵图,就是打了败仗,纵然是全军覆灭,那也不要紧,顶多丢官,说不定打点一番,讨回顶戴不说,保不齐上头还会升他的官,因为枢密院那帮瞎子,是从来不会承认错的,所以干什么都得是对的。然后草包大将就跑去问监军太监,当时俺就听秀才在那穷嘀咕,什么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因敌制变,一将无能,害死三军”。

    “秀才一顿鼓动,听得俺们几个兄弟差点就想砍了那草包大将,再把监军太监爆了,啧啧那小厮生得粉红是白的,涂脂抹粉,抬手就勾兰花指,比戏台上的娘娘腔还俊俏。然后哥几个再合伙,把秀才顶杠上去,果然是靠兵书阵图打仗,要比那河水还不靠谱”……

    余氏立马就会抗议:“掌柜的,尽不教风儿学好,尽说那些龙阳之好”……

    对于故事中间那个菊花与刀,可能很重口味的问题,小长风很想问来着,但考虑到钻被窝抓虫的失眠无聊,还是终于忍住了:“那啥菊,不过!爹你继续讲”……

    叶老七继续讲故事:“然后上头按图布阵下兵,青龙卫在左岸,白虎卫在右岸,俺们玄武卫就在河中央,朱雀卫其实就是一帮临时抓丁拉差,绑来了驮辎重的马夫,负责殿后凑个数。本来背水一线布阵、首尾相环,左青龙、右白虎,老牛在腰间,绿蟒缠胸前,变成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