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做出来的,李承宗甚至在《瞭望》周刊上写到,农,国之根本,工,国之羽翼,商,国之脉络,卒,国之干城,士??士是什么?国之蛀虫!!!!

    最后这些反对派门实在是无奈了,他们选择了跟东汉太学生一样去公车上书,在汉王府门前静坐示威,非要李承宗给个说法。

    李承宗带着杨倩接见了他们,他们在面对小两口的时候,又开始卖弄他们那一套了,一个儒生大声的喊道:”殿下和王妃违背圣人教诲,让妇人抛头露面,败坏风气。还有王妃做朝堂主官,于礼不合,这是后宫乱政,乃是亡国之兆,还请殿下,王妃改之“

    李承宗刚想开口反驳,杨倩就给了他一个眼神,那意思就是你别动,我来,李承宗秒懂,她这才扭回头冷笑一声,“你说的圣人是哪位圣人?”

    这个儒生心中一喜,他大声说道:“自然是孔圣人。”

    “你确定你说的是孔丘孔仲尼先生?没有指别人?”杨倩带着促狭的笑容说道。

    一听孔丘这个名字,这位儒生又惊又怒,怒的自然是杨倩敢这么直称孔夫子的姓名。惊的是小看了杨倩,他原本认为杨倩生于深宫,自然是对孔丘心悦诚服,可没想到她一个前朝公主竟如此无视孔夫子。

    不过这儒生方才自己已经把话说出来了,自然不敢再收回去。他硬着脖子说道:“确实是大圣至贤先师。”

    “那好啊,你给我说说《论语》里面到底哪句话说妇人只配在家生儿育女,不能上街,不能务工了?”杨倩冷笑着说道。杨倩前世就是文科高材生,更不要说这一世出身皇家,这读书习文乃是常事儿,她的《论语》不仅背的精熟,更是因为她这一世的母亲乃是一位才女,在她指导下杨倩对儒学有颇为深刻的理解。真的谈论《论语》的精义,杨倩不认为自己有理由怕一个腐儒的。

    这话也的确切入要点,这个儒生被这个问题给彻底问住了。

    《论语》并不很长,基本都是语录体,每一节都能用来写成一整篇的议论文。所以被孔孟门徒们称为“微言大义”倒也没什么不合适。问题是这洋洋洒洒的内容太多,若是想全部记住,而且对每一段话都有自己的观点已经是很难的事情。更别说立刻被要求说出有针对性的内容。

    杨倩要求这个儒生说出《论语》里面到底哪句话说女性不能上街,不能务工。登时就把他难住了。可方才他的话说的极满,又被杨倩死死钉住这个“圣人”是指的孔丘。现在左思右想竟然说不出话来。

    旁边的另一个方头大耳的儒生一瞅事情不对头,若是被杨倩这个年轻女子给当众考住,更不要说是在李承宗的王府门前,这要是退缩了,那儒门在汉国。他想了想也不管说完之后会有什么结果,就硬着脖子说道:“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哦?想起这句了?”杨倩冷笑道,“八佾,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后面那句是什么?说啊”

    方头大耳的儒生脸色变得十分难看起来,后面那句是“女弗能救与?”这个“女”是通假字,通“汝”。

    没等他想出反对的话,就听杨倩继续冷笑着说道:“《论语》十八个女字,十七个通汝,怎么就这一句孔丘用的是女字的本意。这位先生你只怕是自比阳货或者孔子的弟子吧?”

    这话可太狠了,“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篇出自《论语阳货》,阳货是标准的乱臣贼子,如果是女通汝,那就是孔子大骂阳货的话。即便是孔子对学生说的,那也是老夫子痛骂学生不上进。绝对谈不上什么赞扬。

    包括两个儒生在内的反对派门脸都快绿了。他们从没有和女人谈论论语的经历,更别说与懂论语的女子谈论语的经历。被这么一番抨击,却找不出应对的话来。

    杨倩可没有见好就收的意思,她继续冷笑道:“我本以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