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肚子,还不是你干的好事??“杨倩给李承宗回了一个极其妩媚的眼神,让李承宗差点就心神失守。
”放心好了,之前你在征战的时候,我就注意到这一点了,宣教司的人选我已经有了初步的名单,我只要搭起架子来,剩下的事儿就是他们的事情了,不过宣教司要开展工作,需要你的锦衣卫配合,不然“
“锦衣卫?好办!我给锦衣卫的宋忠下个命令,全力配合你的宣教司的工作“
两口子商量好了之后,汉王政府体系了又多了一个新机构,宣教司,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宣教司的最高领导被李承宗的老婆掐在了手心里
这还了得,后宫干政啊,不但是后宫干政,都直接跳到前台做起官来了,就算你是汉王王后,前隋公主也不行,女人做官,那我们男人咋办呐?
这一下可算是捅了马蜂窝,之前就对李承宗很不满的文人纷纷跳了出来,就连裴矩也劝说李承宗不要让杨倩出任宣教司的主官,可谁知李承宗的意志非常坚决,他不仅要让女人能识文断字,还要让她们走进汉国的军政体系呢。
封建文人们纷纷向李承宗创立的《瞭望》,《光明周报》等媒体投稿,痛批杨倩出任宣教司主官乃是后宫干政,还说啥牝鸡司晨,惟家之索什么的还不仅如此,那些文人门和在李承宗这里碰了钉子的前隋官僚还有世家大族门阀的利益代言人甚至把战火烧向了李承宗推行的新政,什么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啦,什么兵贵愚啊,什么丘八干嘛要习文识字?什么法不传六耳,让黔首也识字是不对的,什么贵贱有别,什么不尊孔孟,大逆不道啊,什么汉王只重奇技淫巧,乃亡国之举啊,这些人火力全开,可以算得上古代的大喷子集中开火了
“只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你们要全力配合王后的宣教司,将这些家伙的嚣张气焰给打压下去“李承宗给锦衣卫下达了命令,在汉国可没啥风闻奏事的清流御史,说话造谣可是要负责的,不过这也是反对派门攻击最狠的罪证之一。
杨倩的宣教司很快就搭建了起来,不就是争夺舆论控制权么,别的地方她管不着,也不想管,可在自家地盘里,跟这些反对派们来场文斗,她也是很愿意的,哼,要知道这里是汉国,不是其他的地方,汉国的百姓们大多是流民,流民嘛,李承宗把他们重新组起来,杂姓别居,原本对民众控制极严的封建宗族势力被严重削弱,这样一来这封建文人门就失去了他们影响百姓们的渠道,这无根之水还能长久?
更别说李承宗一直鼓励工商业发展,尤其是那些李承宗创办的手工工场中的纺织作坊等一些能招纳女工的作坊容纳了大量的女工在汉国普通家庭的女人抛头露面出来工作,已经不是啥稀罕事,毕竟能拿到工钱,可以吃饱饭嘛,至于什么败坏风气什么的,百姓们淡定的表示,风气是什么,能吃么?
杨倩针对这个现状,她利用自己的身份组织了一个妇人联合会,好嘛,这妇联给搞出来了,让杨倩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妇联得到了许多上层妇人的支持,尤其是许多当年有才女的名气的妇人纷纷加入了进来,在她们的操持下,一部名为《花木兰》的歌舞戏让她们给弄了出来,杨倩还专门从青楼里找了一群角儿组成了歌舞团,到处演出,一时间到处都是刘大哥说话理太偏
不仅是《花木兰》,还有《杜十娘》,《秦香莲》啊,反正什么有这些反对派的丑恶嘴脸的,杨倩就就让歌舞团演什么,以士人为主的反对派门无奈了,他们在汉国的政府体系里被边缘化,百姓们又死心塌地的跟着李承宗和杨倩两口子,李承宗他们两口子还力推简体字,汉语拼音方案和全民教育,李承宗甚至喊出来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口号,至于什么奇技淫巧,人家汉王说了再有说奇技淫巧的,别穿衣裳,别吃饭,出门别坐车马舟船,写文章别用笔墨纸砚,因为这些全是奇技淫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