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天同楚相书房谈话后,楚子宁直接出了楚府。到目前为止,她都不知道自己在楚府的院子是什么样的。她也没有去见许氏,反正不久就能带他离开,楚府里也有人照看。她就如同来时一样,赤条条地,牵着那条小毛驴离开了。
说是净身出户,楚子宁还是从楚家得到了许多的。十六年朝夕相处让楚老太君很喜欢自己的孙女。早在她没进京之前,庄子、田地、铺子、金银、仆从,只要有用的都毫不吝啬。那是老人家的嫁妆和几十年的积蓄,是私房钱,跟楚府没太大的关系,不管是楚相还是宗族长老都没有决定权。楚相也不好意思当真什么都不给二女儿,楚子宁受宠若惊地收下了许多。
离开了楚府的子宁开始了忙碌的生活。她每天都很忙,非常的忙。忙着拜访送礼,忙着请客吃饭,忙着溜须拍马……
燕云十六州有一百多个县,一百多个县官。其余的通判、太守、巡抚,各级正副官员不及其数。当然入京叙职的没有那么多。但是加上所有与燕云打过交道的官员,加上六部负责燕云事物的官员,那个数字十分可观。
楚子宁就拿着列出的名单一家一家的拜访。值得庆幸的事,她有个些能干的侍从,按照各人的喜好、品级帮她准备好了合适的礼品。了解下情况,混个脸熟就够了的时候上门拜访下就足够了。以后还有可能打个交道,用得着的就要请客联系感情了。
从那个时候起,她开始坐马车了。因为她不正确的坐姿和行为习惯,加之棉纱织品易缩易皱的缺点,她的形象总是不适合访客的。但是子宁不愿意委屈自己穿丝绸,解决的方法就是在马车里准备了一堆衣服。她每去拜访一家就在人家门口换一套衣服。
从那个时候起,她每天至少两个宴席,喝酒如饮水。多亏了她从小喝酒的胃足够坚韧才没有罢工。不过,每天的大鱼大肉暴饮暴食,给她造成了强烈的心理阴影。一看到肉食就好像看到了自己附着一堆白花花物体的肠子,想吃点青菜又不忍虐待自己已经疲劳运转的可怜的胃。
在子宁听到宴会就想吐的情况下,迎来了一个集体大宴——琼林宴。
那么多的人悬梁刺股,埋头苦读耗尽了光阴。那么多的书生义无反顾挤独木桥,过者百中无一。为了奖赏胜利者,也为了鞭策失败者不要惹事再接再厉苦读,朝廷想到了一个荣耀而不实惠的奖赏——闻喜宴。因为宴会的地点在琼林苑,也被称为琼林宴。
对于一甲进士,还有一个她人没有的荣誉。她们能先一步觐见陛下,领略朝堂的风采,当然当日的早朝只是礼仪性质的例行公事,不会探讨国家大事,不过聊胜于无。要知道入仕以后不是每个人都能见到皇帝的。若是在外省为官,做不到巡抚、总督之类的高官,也许一生都不会被招入京,参与朝会。有多少官员鞠躬尽瘁了一辈子登不得朝堂,见不得帝王!不过,二甲和三甲的进士就没有这个殊荣了。谁让她们考的不好呢!
早朝是卯时。夜晚月亮刚刚偏西的时候,一甲的进士和早朝的大臣就要从温暖的被窝爬起。不能睡懒觉的人怨念是极大的,她们的愤怒转移到了无辜的人身上。不能参加早朝的进士们被要求在早朝的同一时刻,也就是卯时准时守候在琼林苑的门口。
科举时三月十五日开始,三月十八日结束的。十五天后发榜,发榜三天后皇上参观一甲进士。所以这一天是四月六号。四月初,桃红刚刚谢,杨树新绿,柳枝抽条,人们固执地穿着笨重的衣裳,预防偶然的春雪。说了这么多的意思是,京城的四月还很冷,凌晨的寒风威力无穷,苑门口等待的进士们很可怜。
今天大约是为了融洽文人和武人的关系,鹿鸣宴和琼林宴被合到了一处。于是琼林苑外有道奇特的景观——一半是勇武健壮的莽人,一半是干枯瘦弱的文人;一半穿着夏日的薄衫,一半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