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被看成了一种纯粹的机遇,而不是一种建立在彼此信任基础上的关系。

    在理性哲学家,特别是“智者派”的影响下,希腊神话逐渐变成了具有象征意义的寓言c故事。在希腊悲剧中,对人际关系和内在人格的冲突有一种更完满的描绘。古老的神明被一个新的神灵,即理性,也就是能够对自己的思想有所意识的心智所取代了。

    罗马的实用主义使这种思想更加向前发展,用责任的概念代替了爱情的概念。维吉尔将埃涅阿斯描绘成为了履行自己的责任而拒绝了狄多的爱情。在尝到一夜交欢的快乐之后,他回到自己的船上继续他的航程。然而,狄多的爱情先是变成仇恨继而变成自杀,变化速度之快暗示出他们的爱情不过是一种虚假的爱情而已。

    拉丁诗人奥维德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虚假的爱情故事,即那喀索斯的故事。见到这位漂亮青年,人人都会堕入情网,但他却拒绝了所有人。一天,那喀索斯在一泓泉水中发现了自己水中的倒影,就爱上了自己。他因为无法让自己与水中的倒影割舍开来而最终死去。一位爱上自己所刻雕像的雕塑家皮革马利翁的故事,是同一主题的不同表达。在罗曼蒂克爱情的伪装之下,他无助地堕入了自恋中。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人在婚姻生活中痛苦的切身经历——我们所爱的人就是我们自己!

    在柏拉图的《会饮篇》中,可以看到对爱情最深刻的古典研究。柏拉图认为在爱情生活中没有丝毫地位:它是一种属乎的,一种属乎人与动物所共有的低等冲动。对柏拉图而言,美是不朽灵魂的表达形式。那种专注于相爱之人身体吸引的乃是真正爱情的障碍,因此必须超越。

    昔日的柏拉图与现代出版性学报告的金赛,是反映人类自我专注的两个侧面。柏拉图对各种形式的都频蹙愁眉,而金赛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对它们一一笑纳。对柏拉图而言,最纯粹的爱情已经不再是对某个具体之人的爱,而成了灵性化的东西。但这种浪漫爱情的不真实,反而让现代的男男女女们转向了。

    不论是我的身体c我的也好,还是决定我要爱谁的理性也罢,爱情仍然是作为一种攫取之爱存在的,它的目的纯粹是为了自我满足。即使柏拉图式的爱情在中世纪被拔高为一种追求“何为善”的理性渴求,从本质上讲它仍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基督徒的爱被称为舍己的爱,柏拉图式的爱情完全无法与之调和。

    在公元三世纪之后,在新柏拉图主义者看来,世界变得更加富有宗教性,更加神秘;因此,也就更加专注于内在生活。但这与基督教上帝降卑来拯救人类的思想没有任何联系。当物质世界被按照新柏拉图主义的方式理解为不真实c具欺骗性和不确定,至多不过是一种更高实际的镜子时,人类的爱也就变得疑云重重和不真实了。

    中世纪时期的“浪漫爱情”,需要嫉妒来激发,靠奇思妙想来维系,借偷香窃玉来完成。这是一种在婚姻之外的爱情,但丁对比阿特丽斯的爱情就是这种浪漫爱情的原型之一。阿特丽斯嫁作人妇,或许她根本不知道但丁对她一往情深。但丁同样也结婚生子,但在比阿特丽斯死后的三十一年中,她一直都是但丁最理想的恋人。

    在《炼狱》中,但丁从自己的向导罗马诗人维吉尔那里了解到什么是爱情。人类受造就是要去爱的,因此人的头脑就会在自己里面创造出一个恋慕者的形象。当这一形象与一个真实的人匹配起来时,他的头脑就被爱情俘虏了。这种浪漫爱情同样是自我中心的爱情,因为它是以爱慕者的需要而不是被爱者的需要开始的。

    随着启蒙运动的发展,爱情不再被视为等同于宗教,而人类因亚当犯罪被捆绑的观念同样也被摒弃了。现在已经被推上了宝座。

    基督徒的爱,要创造一个新“族类”

    基督徒的爱与之爱及古典世界所珍视的友谊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