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皱皱眉头。
“我觉得尚不像是他的姓吧,感觉不像,应该是墨家为他取的名字。”姜玚想到自己之前好像还真的没想过这个问题。
虞红筹闭起眼睛,在脑海中搜索一些自己人生中博览的那些资料,特别是诸子百家大禹盟这一块,猛地,他睁开眼睛,道:“难道是尚同,天志?”
姜玚没听过这些词,还以为是自己没听清,问道:“什么?”
“你真的不知道这个?”虞红筹打趣道,“我还以为你同墨家很熟呢。”
“你直接说吧,尚同和天志到底什么意思?”姜玚对虞红筹的对话方式有些不耐烦。
虞红筹看出自己终于把眼前人的好奇心给真正激发了出来,心里十分得意,连说话都有劲儿了许多,他道:“尚贤c尚同c节葬c节用c非乐c非命c尊天c事鬼c兼爱和非攻,这是墨家十论,而尚同便是墨翟哲学思想的一个代表,具体说来就是自上而下的让天下人一级级的统一思想与行动,以义来一统天下,使那些贤能的人作为领导者来带领民众让社会稳定,使天下达到上古盛世的模样。”
“所谓是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虞红筹说着便又背出一大段文字,一听来便知道是子墨子亲口所言。
子墨子不到真正需要辩论的时候是不喜欢打比方的,他更喜欢直接说道理,因为对于墨子来说文采饰太胜,反会让听者迷于其辞,失之其理。
姜玚想到那日跟着翟先生还有柳少平一行人去尧山的时候,那个小墨者小午跟自己说的故事,这小家伙虽然年纪不大,但是说起话来还是很有一套,不过自从姜玚知道小午同柳少平的关系最为要好之后也就不足为奇了。
小午说的是耕柱子去楚国之前的事情,因为耕柱子在对光学和剑术等等各方面的造诣都很高明,所以他时常会有些自满,甚至是骄傲。所以有一天翟先生就问他:“耕柱子啊,你知道不知道太行山?”
“我知道啊。”耕柱子答道,“它又叫做女娲山,离尧山还很近呢。”
墨子点点头道:“以前我到太行山的时候,我要上山,山里人就给了我一头牛和一匹马来让我选择,你知道我后来选择了什么?”
耕柱子哈哈一乐,道:“肯定是选择马啊。”
“为什么呢?”
“因为马跑得快,在鞭策之下能够获得更快的速度,而牛却是怎么鞭策都不会有多快的。”
墨子点点头,道:“所以我才问你这个问题,因为耕柱子你也十分值得驱策,而你还能获得更高的造诣啊。”
后来耕柱子再也没有骄傲自满过,性格变得平易近人不说,还渐渐变得爱笑,而他的学问造诣却没有因为性格的开朗而退步,反而更加精深了。
所以姜玚才能立刻反应出这应该是翟先生的原话,但是虞红筹这些小说家们到底都是怎么知道这些东西的,姜玚暂且压下了疑问,听完了虞红筹的背诵,心里想着以后必须要找个机会问问他们信息的来源。
“那接下来就是这个‘致’了,我觉得‘致’应该是从天志中演化而来,这墨翟虽然说不信鬼神,但是却还得屈服于天地间一股最为难以揣摩的力量,而人们这股力量的崇敬也是墨翟用来宣扬他的学说的一种重要方式。”虞红筹顿了一顿,看了看姜玚茫然的表情,继续说道,“兼相利,交相爱,这样的想法可以说真的是十分超前的,我的老师兰槐婢曾经跟我说过这墨子的思想不是不好,只是这个大环境真的没有准备好去接受这一切,五霸逝尽,当今七雄争霸,真正是没了安宁日子。”
姜玚虽说是见过也认识了不少墨者,但还真的从没和他们探讨过这些问题,不过也是,现在姜玚的思想以及学问还真的不够探讨的必要,所以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