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日,武皇派使臣独孤侑前来镇北台吊唁。独孤侑年近四十,是太子李隆基门下之臣,李隆基被贬潞州时曾有一红颜知己,名曰杨玉环,回到长安后便断了她的消息,但心中一直念念不忘。后来,独孤侑将杨玉环带回了长安,因此被李隆基奉为座上之宾,如今官拜太子少保。薛丁山率镇北台诸将在墉城接待了独孤侑,独孤侑在薛仁贵灵位前上香哀悼,并盛赞他生前功绩。众人散去后,独孤侑看出薛丁山对父亲之死耿耿于怀,便说:“如今大唐兵强马壮,将军何须受边陲小国之气。”独孤侑的言外之意,是让薛丁山出兵讨伐北齐。薛丁山看着他,不由得警惕了几分,问道:“这可是圣上的意思?”独孤侑一笑,说道:“北齐不过弹丸之地,将军率少数兵马即可,无须兴师动众,自然也无须惊扰圣上。”薛丁山并不信任独孤侑这样的朝官,更不会在他面前表露心迹,笑着说:“大人能来此悼念家父,本将感激不尽,出兵北齐一事,就不必费心了。”见如此,独孤侑只好离去。

    几日后,花木兰刚从墉城回到琰城的宅邸,便见到高士元站在门前。那晚,花木兰的一席话,让高士元思索良多。第二日,他回了邙城王宫,王宫已在兄长高琬的领导下逐渐恢复了生气。他亲自查验了父兄的尸体,如今冷静下来,才意识到胸口的四道伤痕不太可能是兵刃所为,更像是猛兽利爪所伤。随后,他查看了记录宫内尸体的簿籍,果不其然,唯独不见计文子与吕伋二人。他开始相信父兄之死可能真的是有人嫁祸唐军,但他并不确信自己的猜想,是以特意前来求助于花木兰。

    花木兰见到高士元,立即拔出白虹剑,架在他的脖颈,正色道:“我说过,不会再有下次。”高士元听出她并无杀意,从容地说:“我来此是有事相求。”花木兰虽不愿杀他,但也不愿与他有任何纠葛,只好转过头看着别处。高士元接着说:“的确可能有人在嫁祸唐国,挑拨唐国与北齐之间的关系,我想加入华夏军,查清父亲与哥哥的真正死因。”花木兰认真地说:“即便有人嫁祸,但你杀害薛将军是真,我不会让你加入,何况你可能只是为了潜伏军中,伺机反唐。”高士元知道难以取信于她,却也并无办法。花木兰起身便要离去,高士元立即抓住她的手腕,她停下了脚步,却并不回头。高士元双膝重重砸在地上,跪了下来。花木兰着实吃了一惊,她不敢相信一个毫不畏死的人,竟能如此轻易地下跪。高士元说:“我知道不该强求于你,但如今我一无所有,唯有查清真相,才不枉为人一场。”说罢,高士元弯腰叩头,不肯起身。花木兰一阵沉默,自高士元替韩擒虎求情,她便认定他是一个好人,但如今忠与义的矛盾让她难以抉择。过了良久,她对他的记忆终于化作了心中的柔软,伸出手将他扶了起来。

    第二日,花木兰带高士元去了墉城长河宫,薛丁山对他说:“若要加入华夏军,需有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勇气。”高士元坚定地说:“刀山火海,义不容辞。”众人不再言语,独孤侑突然上前问道:“你是唐人还是齐人?”座下皆是一惊,尤其是薛丁山,他神情严肃地等着高士元的回答。高士元不曾想到会有此一问,而独孤侑似乎是有备而来,若是撒谎,定会被他识破,便一脸轻松地说:“在下是齐人。”座下开始有人低声议论,高士元满脸疑惑,看着众人,问道:“不知有何不妥之处?”薛丁山虽然也有些意外,但毕竟继承了父亲的风度,说道:“并无不妥,华夏军并非只有汉人,你不必在意。”薛丁山略一思索,接着说:“既然是花将军引荐,你便暂且居住在她府上。”说罢,薛丁山与花木兰对视一眼,花木兰心领神会。薛丁山嘴上虽然不介意,但毕竟还是有所提防,让高士元住在花木兰府上,实则是让她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这日傍晚,花木兰回到府上,解下发带,退却戎装,便要沐浴。她躺在浴盆,热汤亲吻着她的肌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