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沸腾了!得胜的北狮摘下那个火红的绣球当空抛下,只听“嗵嗵嗵”三声炮响,狮子从高台上一路翻滚着滚了下来,是谓狮子滚绣球。
在看热闹的人群中,有一位端庄文静的姑娘,上身穿一件月白浅花的对襟小袄,下穿一条绣着淡淡梅花的绸裤,一条又粗又大的辫子垂在腰际,发梢扎着一条火红的头绳,手上拿着一方绣着狮子滚绣球的手绢,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一眨也不眨地望着高空中翻飞的狮子。随着锣鼓的节奏,从她樱桃样的小嘴里不时发出一阵阵的欢呼和惊叹声!
当北狮得胜后,正当她随着人们欢呼雀跃时,一个火红的绣球从高空抛下,不偏不倚,正好砸在姑娘的怀中,把她闹了个大红脸。她就是后来嫁到老齐家的我的曾奶奶。
那个舞北狮的抛绣球的小伙子,就是我的曾爷爷齐选烈公。
第二章
清顺治元年,齐家堤口的齐家大院一片哀声,年届九秩的齐越公驾鹤西去。为了选一片好地作为齐家的祖坟,越公的长子懋公花重金从荆州请来一位阴阳先生,在齐家堤口周边方圆几十里的地方踏勘,选中了离齐家堤口三十华里的万岁河边的一道河岭,隆重地用王侯之礼厚葬了赿公,因当时齐家已是富甲一方的大财主。这个巨大的坟堆人称古坟央,直到今天还保存完好,它成了遍布江汉平原齐氏族人共有的祖坟。
越公长子懋公为了守墓,把家产一分为四,长子懋就在河岭买田置产,繁衍开来,人称齐家河岭。这就是我曾祖父的家乡。
越公次子鲁公在河岭对岸与大哥隔河而居,也繁衍出一支人脉,人称台湖齐家。三子在白鹭湖童男口也繁衍出一脉,人称北齐家。老幺留居齐家堤口老宅。后幺房分支溯江而上在郝穴周边扎根,更有了许多许多的故亊。
懋公在齐家河岭的一支,日渐人丁兴旺起来。那时恰逢康乾盛世,四海一统,国泰民安,齐家河岭地处著名的鱼米之乡的荆楚腹地,湖广熟,天下足,荆州乃天下九州之一,是天下著名的粮仓。而离齐家河岭百里开外的沙巿,又是盛世中国沿江五个著名的商埠之一。于是懋公一脉在齐家河岭开疆封土,诗书传家,耕读入仕,家业兴隆,人丁兴旺,一时荆楚驰名。
三百年后,转眼到了清光绪年间。齐家河岭懋公第三房子孙齐钱公,我爷爷的爷爷,因从小天资聪颖,乡试县试一路高歌,以县试第一名的优秀成绩考中齐家河岭五房中第一个秀才。全村人引以为豪。可后来不知怎么科举屡试不中,钱公以秀才之身自傲,不愿稼穑,更不屑商贾,整天穿着个长衫在离齐家河岭三华里的普济观上,茶馆里出,酒馆里进。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慢慢地坐吃山空,家道中落,沦为齐家河岭最穷的人家之列。可是无论多穷,老秀才为了显摆,长衫是无论冬夏都不会脱的。后来穷得连新鞋都买不起,就是打着赤脚,也穿着长衫,老秀才的形象,直到今天都被观上的人们引为笑谈。今天的孩子们都会唱一首歌谣:“穿长衫,打赤脚,无论多热都不脱。老钱公,老秀才,瘫在床上下不来”。钱公晚年穷困潦倒,为了生计,钱公不得不放下秀才老爷的架子在齐家河岭开学馆取名“立善斋”,教几个蒙童度日。后来瘫在床上下不来,晚景十分凄凉。钱公晚年得子,取名选烈,即我的曾祖父。生下儿子不久,钱公即逝。选烈自幼丧父,因家境贫寒,没法上学念书,可酷爱武术,他母亲只好在他六岁时把他送到少林寺去学武术。十年后,选烈公成了名震江汉的少年武师。
十八岁那年,由他率领的北狮在湘鄂赣三省南北狮子大比武中勇夺桂冠,选烈公于是声名大震,扬名湘鄂赣豫。
那天,在齐家堤口的高台上,选烈公当空抛下的绣球正好砸在我曾奶奶的怀中,选烈公从狮子里探出头来,一眼看见绣球砸中的竟是一个倾国倾城c花容月貌的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