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与山间明月之故,不禁令我发笑。”

    ⊙1934年9月,林语堂写文章吹捧辜鸿铭的“蛮子骨气”,并攻击这是“江浙人不大懂的”。鲁迅很生气,立即写了一首小诗反击,列举了“辜鸿铭先生赞小脚,郑孝胥先生讲王道,林语堂先生谈性灵”三项,为“江浙人所不懂的‘天生蛮性’”。

    ⊙1923年,汪静之给应修人写来一封信,满纸淫词:“伊那甘馥馥的嘴儿真有味,我吻不释口。藕嫩嫩的臂儿煞软和,我摸不释手。最不可形容的是似水柔情,我醉!我醉!……”应收到信后,即给汪寄去5元钱。

    ⊙当湖畔四诗人的其他三位应修人、冯雪峰、潘漠华在为革命与时代而苦恼时,汪静之只是一心一意地写诗,在西湖边做隐士,同时和几个女人恋爱着。后来,应、冯、潘成了革命家,汪则一生都是诗人。

    ⊙1926年,“北漂”了一年而一事无成的柔石回到老家,不断给朋友、同学写信,希望介绍个“做事吃饭”的地方,最绝望的时候,他想过要“吞金自杀”,但是金子太贵了买不起,他只好放弃。

    ⊙1928年,柔石要出书了,鲁迅教他:我们文人,永没有发财的希望,出书一定要抽版税,运气好的话,靠版税“前途可得平安过活”,否则一旦没了工作,就只能挨饿。那时候上海的版税是15%~20%。

    ⊙参加革命前,应修人在中国棉业银行工作,年纪轻轻就做到了主任,他自称看见算盘、银元、钞票就会觉得要呕吐。1926年,应丢下银行的舒适工作,进黄埔军校做了一名中尉会计员,还是跟钱打交道,自嘲是为革命当账房。

    ⊙刘文典出任安徽大学校长时,1928年闹学潮,蒋介石把他找来责问。见面时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引起蒋的不满。蒋要刘交出学生共产党员名单,刘当面顶了回去:“我不知道谁是共产党。你是总司令,就应该带好你的兵。我是大学校长,学校的事由我来管。”说到激烈处,两人互相拍桌子大骂,一个骂“你是学阀”,一个骂“你是新军阀”。

    ⊙黄侃和马叙伦聊天,聊得很高兴,就约好第二天到自己家吃中饭,接着聊,并且让马叙伦早点来。到了这天,马叙伦跑过去时,黄侃还没起床,让马在门外等了很久。到了中午肚子咕咕叫了,也不见黄侃准备吃饭的意思,马叙伦忍不住问起来,黄侃睁着眼睛吃惊地说:“有这事吗?我不记得了!”

    ⊙黄侃作为章太炎的弟子,和鲁迅等是同门师兄弟,但大家对黄侃都不待见,都讨厌他,只有钱玄同愿意跟他来往。

    ⊙1924年段祺瑞上台,找到章士钊,两人一拍即合。章建议段不设总统与总理,而以“临时执政”之名,一举解决了总统制还是总理制、总统与总理争权不断的问题。段任命章为司法总长,第二年又兼任教育总长。章创办的《甲寅》杂志封面绘有一老虎,人称“老虎报”,称章为“老虎总长”。

    ⊙1925年8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闹学潮,掀起“驱羊运动”,“羊”即校长杨荫榆。当时鲁迅还在教育部上班,撰文支持学潮,8月12日被教育总长章士钊开除公职,8月22日鲁迅将章士钊告上法院,结果,身兼教育总长和司法总长的章士钊竟然打输了官司。

    ⊙“驱羊运动”后,杨荫榆被迫离开京城,在家乡苏州中学任教。1938年早春的一个清晨,杨买菜途中目击自己的女学生被日本宪兵轮奸并残忍杀害,悲愤难平,连夜写了一份书面抗议,于翌日清晨闯进日本驻苏州领事馆,要求日本人惩办杀人凶手。

    ⊙据说,清廷为了让在日留学青年们放弃革命主张,派了不少“特务”前去接近、说服。负责说服章士钊的是女生吴弱男,吴是淮军前辈吴长庆的孙女,结果章士钊爱上了吴弱男,两人于1907年去英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