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两年后在伦敦结婚。
⊙黄侃在北大讲课,每逢要紧处,往往要卖个关子:“这里有个秘密,专靠北大这几百块钱的薪水,我还不能讲,你们要叫我讲,得另外请我吃饭。”
⊙黄侃在中央大学教书时,一次马叙伦去拜访他,聊到章太炎,黄侃说:“章先生很恨你!”马叙伦愕然,再问详细情形,黄侃就不说了。后来马叙伦见到章太炎夫人,问起此事,章夫人说:“季刚(黄侃)的话不能信,之前有北京某报纸诬陷我,一查,原来就是季刚乱说的。”
⊙1920年,毛泽东、蔡和森等拿着杨昌济的介绍信到上海拜见章士钊,请其资助湖南青年赴法留学,章立即赠以两万元,也由此和毛泽东结下了友情。
⊙刘文典精通英、德、日、意等语言,国学、西学都精通,做过孙中山的秘书,跟周氏兄弟、黄侃、钱玄同等同是章(太炎)门弟子,和陈独秀等同在北大教书,胡适、陈寅恪都为他的书捧过场,跟蒋介石当面干过架。
⊙北洋时代,政客无行,议员们的操守常常为人所诟病。刘文典也批评国会议员,他说:“想起这些人来,也着实觉得可怜,不想怎么地骂他们。这总之还要怪我们自己,假如我们有力量收买了他们,却还要那么胡闹,那么实在应该重办,捉了来打屁股。可是我们现在既然没有钱给他们,那么这也就只好由得他们自己去卖身罢。”
⊙刘文典瞧不起搞新文学创作的人。有一次,有人向刘提及当时以《激流三部曲》名噪一时的巴金,刘想了一会儿,喃喃地说:“我没有听说过他。”
⊙沈从文当过兵,没有学历,靠写小说成了教授,很被一些人看不起。刘文典公开说:“沈从文居然也评教授了,要讲教授嘛,陈寅恪可以一块钱,我刘文典一毛钱,沈从文那教授只能值一分钱。”
⊙抗战时期,在昆明,有一回跑警报,刘文典和学生一起护卫着陈寅恪离开教室,看到沈从文也匆匆跑出,刘大骂:“我被炸死了,就没人给学生讲庄子了,你沈从文跑什么跑?”
⊙1927年,奉系入主北京,周作人和刘半农躲在菜厂胡同朋友家里避难。一天,两人在书房写东西,刘半农抬起头来,看了好一会儿,突然喊了一声“砚兄”。周作人一听,以为有客人来,抬眼四处张望都不见人,刘半农指指桌上的砚台,周作人恍然大悟,哈哈大笑。
⊙据林语堂回忆:有一次刘半农和陈西滢在伦敦见面,陈向别人介绍刘是北京大学的教授时,用了“也算是”的字眼,刘半农对此耿耿于怀。
⊙有一位青年非常喜欢《教我如何不想她》,便到赵元任家去,想请赵介绍认识刘半农。碰巧刘半农来赵家,赵当即作介绍道:“这就是你要认识的刘半农先生。”青年起立相迎,颇感失望,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句:“原来是这个老头啊!”刘半农颇有所感,写了一首打油诗:“教我如何不想他,请进门来喝杯茶。原来如此一老叟,教我如何再想他!”
⊙除了徐志摩那样的富家子弟,一般人在欧洲的留学生活都过得很困窘。1921年,赵元任夫妇到巴黎看望刘半农,刘连称自家是“花子窝”。赵要拍照留念,刘就叫儿子趴在地上学乞丐。
⊙听到郁达夫遇难的消息后,郭沫若愤怒地说:“假使达夫确实是遭受了苏门答腊日本宪兵的屠杀,单只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要求把日本的昭和天皇拿来上绞刑台!……我们应该要日本的全部法西斯头子偿命!”
⊙据传郑振铎怕老婆,郑夫人高君箴女士,是商务印务馆大股东高凤谦的女儿,家里有钱,郑振铎去英国留学的钱就是高家给的。
⊙刘半农初进北大任教时,因为没有正式学历,被胡适等洋博士们看不起,于是发愤去法国读了个博士回来,但又被鲁迅讽刺,说他背叛了文学革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