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提出著名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四不主义办报方针。

    ⊙1922年5月13日,由胡适起草,经蔡元培、李大钊等16人联合签署的题为《我们的政治主张》提议:“第一,我们要求一个‘宪政的政府’;第二,我们要求一个‘公开的政府’;第三,我们要求一种‘有计划的政治’”。当年9月,王宠惠即署理国务总理,罗文干和汤尔和任财政总长和教育总长,组成了“好人政府”,并存在了72天。

    ⊙傅斯年字孟真,傅去世后,胡适给傅夫人写信说:“他(傅)的学业比我深厚,读的中国古书比我多得多,但他写信给我总自称‘学生’,三十年如一日。我们见面时,也常‘抬杠子’,也常辩论,但若有人攻击我,孟真一定挺身出来替我辩护。他常说:‘你们不配骂适之先生!’意思是说,只有他自己配骂我。”

    ⊙罗尔纲曾经跟随胡适作历史研究,在胡家吃住多年,有人问罗:“胡适最尊重的朋友是谁?”罗迟疑着回答:“可能是丁文江吧?因为他叫丁文江为大哥。”又问胡适最看重的学生是谁,罗立刻应声而答:“傅斯年。”

    ⊙蒋廷黻问丁文江:“这些军人搞政治会产生什么好结果?”丁摇摇头,说:“廷黻,你不懂军人。我可以告诉你,如果他们中任何一个有你那样的教育程度,他们一定可以,而且绝对可以比你对国家有贡献。”

    ⊙丁文江,人称“一个结论家”,意思是说他遇事总有自己的结论,一旦形成结论就很难改变。丁文江从小不爱吃海鲜,所以一生不吃鱼翅、鲍鱼之类;绝对不信中医,一次在贵州考察,丁和随从都病倒了,本地只有中医、没有西医,丁就打电报到贵州请西医,宁愿死也不接受中医的治疗。

    ⊙1929年,胡适发表《人权与约法》《我们什么时候才可有宪法》等文章,得罪了国民政府当局,被迫辞去中国公学校长职务,在家蜗居,极少和朋友来往。后来胡适离开上海去北京时,也没人来送行,只有中国公学派来的一名学生代表,照了一张相后匆匆离去。下车时也没有来接站的人,让人温暖的是,学生傅斯年早已在家备好丰盛的大餐,为老师接风。

    ⊙江泽涵是中国拓朴学的开创者,30年代在北大数学系做系主任。江是胡适的小舅子,左派学生们反感胡适,就连带着反感胡适的这位小舅子,动不动就罢他的课。

    ⊙1919年7月底起,蒋梦麟代理北大校长,有一天,胡适见到蒋,蒋说:“北京的教育界像一个好女子,那些反对我们的,是要强奸我们,那些帮助我们的,是要和奸我们。”胡适纠正说:“梦麟你错了,北京教育界是一个妓女,有钱就好说话,无钱免开尊口。”

    ⊙有一次,徐志摩、梁实秋等人在胡适的书房里翻出了胡的日记,几个人正偷看得得意之际,胡适上了楼,笑着说:“你们怎可偷看我的日记?”随后很严肃地说了一句,“我生平不治资产,这一部日记将是我留给我的儿子们唯一的遗赠,当然是要在若干年后才能发表。”

    ⊙胡适经常为人证婚。有一次婚宴上,主人一桌只给备了一壶酒,一圈下来酒就喝完了,胡适让服务员添酒,服务员说,新娘是节酒会的会员,不让客人多喝酒。胡适听了,从身上掏出一块钱交给服务员,说:“不关新郎新娘的事,这是我们几个朋友今天高兴,要再喝几杯,赶快拿酒来。”

    ⊙一次徐志摩拿了一本厚厚的图文并茂的德国“色情书”来,给大家传阅,胡适忽作惊人之语:这种东西都一览无遗,不够趣味,“我看过一张画,不记得是谁的手笔,一张床,垂下了芙蓉帐,地上一双男鞋,一双红绣鞋,床前一只猫蹲着抬头看帐钩。还算有一点含蓄”。听得大家心里一惊,原来胡夫子也有这等爱好啊!

    ⊙殷海光在西南联大上学时,有一次骂胡适:“胡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