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左右,北大教授们分成两派,互相攻击,一派以《现代评论》为阵地,主要有胡适、陈西滢、徐志摩、陶孟和、蒋廷黻等,另一派以《语丝》为阵地,以鲁迅、周作人、林语堂、郁达夫等为主。林语堂回忆:当这两个周刊关于教育部与女子师范大学问题而发生论战之时,真是令人惊心动魄。不过,林又说:事实上,只是鲁迅和陈西滢的敌对而已,“我们大家都是适之先生的好朋友”。
胡适
出生地:安徽绩溪
生卒年: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
毕业学校:中国公学、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一生有三十多个博士学位,但只有一个是考来的
身份一:北大教授、上海中国公学校长、北大校长
身份二:《新青年》同人,新文化运动领袖,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
身份三:国民政府国防参议会参议员、中国驻美大使
婚姻:与江冬秀的包办婚姻,与韦莲司、曹佩声的恋爱
主要成就:发起白话文运动,新文化运动重要的推动者和领导者,出版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以西学方法写出《中国哲学史大纲》
名言: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往前
梁实秋
出生地:北京
生卒年:1903年1月6日~1987年11月3日
身份:理论批评家、作家、翻译家、大学教授
得意之作:独自完成《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文学创作
争议: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有“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之恶谥
婚恋:有过两次婚姻,都很幸福
一生遗憾:有太多的书没有读;与许多鸿儒没有深交,转眼那些人已成为古人;亏欠那些帮助过他的人的情谊;陆游但悲不见九州同,现在也有同感
丁文江(1887~1936):江苏泰兴人,地质学家、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曾与胡适等一起先后创办《努力周报》、《独立评论》,有“学术界的政治家”之称。
罗尔纲(1901~1997):广西贵县人,历史学家,太平天国史研究专家,胡适在中国公学时的学生,出版有回忆胡适的著作《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
殷海光(1919~1969):湖北黄冈人,哲学家、逻辑学家,西南联大毕业,师从金岳霖,后来去台湾,被认为是胡适自由主义的重要传人。著名学者李敖、陈鼓应等都是他的学生。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作家、学者。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留学哈佛,回国后在北大等任教,《语丝》撰稿人,“论语派”代表作家,后定居台湾,一生著述颇丰。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县人,作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历史文物研究专家。出身行伍,二十来岁开始文学创作,民国最出色的小说家之一。
赵元任(1892~1982),江苏武进人,生于天津。毕业于康奈尔大学,语言学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语言组主任,与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并称清华四大导师,1938年后长期任教于美国。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教育家,曾留学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杜威,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等,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
张季鸾(1888~1942),生于山东邹平,曾担任孙中山的秘书,为民国最著名的报人之一,长期主政《大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