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守敬所建,这里原本是元大都的东南角,元朝的郭守敬等天象奇才便在这里观日月星辰气色之变,其后明太祖建都南京,诸多仪器便都运往了南京鸡鸣山观星台,永乐帝迁都回北京后,这里才草草铸成了几套星仪,还简陋得紧。”

    虽有夜观天象之说,但此时已近丑时,正是夜色最浓的时分,司天台上却没有人在观星望月。

    一粟又道:“玄武之秘上接天学,而天学,则是一个朝代最大的机密。上古时,天学地位殊荣,担负替君主沟通天地的重任。可惜后来日渐衰败,只剩下了观测星象和五行占卜。其实星象占卜只是沟通天地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举凡日月之变,星宿之移,都与国运息息相关,故而一个朝廷定鼎之后,莫不注重观星台的建造。这种观星台,夏代名为‘清台’,商代叫‘神台’,周代称‘灵台’。汉朝时在长安和洛阳都建有灵台。至元朝时,一代大才郭守敬亲自选定督建了这座司天台。永乐帝迁都北京后,这司天台的地址也并未改变。”

    萧七恍然道:“密语中说的是‘九霄之阁’,不是‘九重之阁’。九霄,原来是喻指离天最近的地方,这地方当之无愧了。不过,老道,这里虽称得上九霄,但那个阁字呢,莫非这里也有玄武阁?”

    一粟道:“这里有一座紫微阁,内里也供奉着真武大帝,而这尊神像,也是从武当山千里迢迢地请过来的。”

    夜深人静,司天台里悄寂无人,一粟带着萧七大摇大摆地转到了司天台西边的紫微阁内。这紫微阁只有一座狭小院落,内里的规模较皇宫中那玄武阁,差得甚远。好在神殿内还燃着长明灯,果见台上供着几座神像,真武大帝也在其中。

    一粟在神殿内转了几圈,却连连摇头,缓步踱到后院,忽地在一座石碑后顿住步子。萧七也凑过去细看,借着淡淡的星月光芒,却见那石碑后,正刻着一幅神秘图案。

    “陈抟老祖的无极图。”萧七不由惊呼出声。

    一粟指着石碑下的那行字迹,缓缓道:“这张图竟还是碧云师尊亲自刻下的。”萧七若有所思地道:“果然是碧云师祖的真迹,看来‘九霄之阁’必是此处了。不过,这只是石碑的背面……”

    二人急忙转到这石碑正面,却见碑上有图有文,刻得满满的。

    “五岳真形图!”萧七吁了口气。

    这五岳真形图,萧七再熟悉不过。相传这道教著名的符箓为太上老君所传,图上以奇异符号表示泰山、华山等五岳形象,更配有细致图说。晋代高道葛洪《抱朴子》曾说:“凡修道之士栖隐山谷,须得五岳真形图佩之。其山中鬼魅精灵、虫虎妖怪,一切毒物,莫能近矣。”五岳真形图据称有消灾致福的奇效,故在天下多处道观可以看见,武当山上也有两处。

    不过这五岳真形图仍是极为常见的图箓,“九霄之阁”这四字密语所指,决不会这样简单。萧七脑中灵光一闪,忽道:“一粟,我武当有一门自古相传的奇门功法,便叫‘五岳真形图’吧?”

    一粟喃喃道:“那是自然了,武当玄门,只有我和你师尊修炼过这门奇术……”萧七陡地想到了那日师尊的话,忍不住问:“是了,那日师尊曾说,你曾将这门奇功修炼到了极处,几乎五脏再造,而容貌大变!”

    “正是!世人皆知五岳真形图上所画的,乃是五岳地形,其实天地有五岳,人身亦有五岳,那便是心、肝、脾、肺、肾五脏。五脏与五岳一样,都对应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五岳真形图修法,便以玄门妙法修养五脏真气,炼成后可功参造化。只是自古以来,这门修法便有极大的凶险,我这辈人中,也只有我一人独修此术,我的下一辈弟子是你师父柳苍云,上一辈人便只是碧云师尊……”

    萧七彻底愣住了,不由喃喃道:“九霄之阁,所指的是这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