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台湾的雕塑,从中国古代辉煌璀璨的雕塑艺术中汲取养分,在造形和制作技法上,继承发扬了我国传统雕塑艺术风格,塑造出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雕塑精品。其中,神像雕塑集中反映了台湾雕塑艺术的成就。

    台湾民间信奉的神明很多,雕塑的神像也就五花八门。它们多用木雕或泥塑,也有用陶烧制而成。大多为全身像,或立姿、或坐态,通常连衣冠服饰甚至座椅等都雕塑在一起,惟妙惟肖,生动传神,反映了台湾民间对各种神明的普遍认同标准,是探讨台湾宗教信仰和民间艺术的珍贵实物。

    妈祖是台湾民间最受尊崇的神明之一。依民间传说,她是位聪敏伶俐、28岁成仙的未婚少女。照理,妈祖神像应当塑造成体态苗条的窈窕淑女形象,但台湾庙宇中的妈祖像,却是一副静态坐姿、体形丰满的中年妇女模样:圆实的面庞透着微笑,修长而成弧形的眉毛,小小的嘴,眼睛与鼻梁成15°角微微上斜,双目略启向下俯视。由于神像供奉在较高的位置上,信徒们仰视恰好与神像对个正着,给人以温柔、慈祥、端庄、优雅的强烈印象。艺匠们将妈祖塑造成这种形象,显然是着意刻画她救苦救难、仁厚贤淑的美德。敦煌壁画中盛唐时期的人物画像,大都丰姿绰约、高贵端庄,处处显露出佛道仁爱宽厚的精神气质和内涵。台湾艺匠大多来自“唐山”,从妈祖神像的造型,可窥见敦煌壁画对他们的深刻影响。

    台湾的妈祖庙里,妈祖像两旁必有两尊立姿神像:左为“顺风耳”,右为“千里眼”,它们是妈祖的得力“助手”。相传,有一年默娘(妈祖俗名)路遇一位啼哭少女,正被用轿抬去给两个作恶多端的妖怪作祭品。默娘勇敢地代替那位少女,坐轿而去。二怪见默娘容貌娇好,欣喜若狂。默娘不慌不忙,请二妖道出名字来。长着牛一般大眼的说:“我是大名鼎鼎的千里眼!”长着驴一般长耳朵的说:“我是天下闻名的顺风耳!”默娘义正辞严地劝它们弃恶从善。二妖哪里肯听,竟要对默娘非礼。默娘用手指一点,略施法术,一块几千斤重的大石自天而降,带着一股旋风盘旋于二妖头上,吓得二妖魂不附体,赶紧跪地求饶,发誓甘愿改邪归正,重新做人。默娘乃收他俩为徒,一同替天行道。据说,顺风耳能耳闻千里外的风吹,千里眼可目见千里外的草动,对妈祖解救人们的危难助益不小!

    千里眼和顺风耳均雕塑得十分健壮魁梧,浑身肌肉突出,青筋暴起,双目圆睁,龇牙咧嘴,面目狰狞。千里眼右手举起作远眺状。这种造型加上他们身上飘逸的衣带,使人们同样很自然地联想到敦煌壁画中的力士形象。妈祖神像表现的女性端庄与千里眼、顺风耳神像表现的男性粗犷,在同一座庙宇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反差,愈加突出了妈祖主神仁厚、慈祥的性格特征,同时也绝妙地体现了“以柔克刚”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雕工之精致、造型之均衡、形体和衣饰线条之流畅,出自二三百年前的艺匠之手,不能不令人击掌叹服!

    台南有座“临水夫人庙”,庙中供奉着数十个神明,几乎全都是“妇女”:正殿祭奉的是大妈、二妈、三妈,左右护神是花公花婆和注生娘娘,两旁护廊是36位乌母。在神明世界中,它是专营“妇产科”、“小儿科”兼“托儿所”的寺庙。

    大妈叫“临水夫人”,原名陈靖姑,福建古同县人,生于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相传她是观世音菩萨的一滴血转胎出世,自幼聪慧过人,曾拜许真人为师,会剑术及道家驱邪除妖之法,功力深厚。她婚后怀孕不久,乡里有一白蛇精化成美女作弄男人,乡民惶惶,求其相救。靖姑遂以法术将腹中胎儿置于家中,出门除害。不料白蛇精与另一妖魔串通,由白蛇精引开靖姑,妖魔趁机潜入靖姑房中,将胎儿吃掉。靖姑痛恨至极,将妖魔统统铲除,并发誓要保护天下所有孕妇。24岁殁而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