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的手也有点抖颤。
他抬起头来,猛地惊呆了:他看见她的脸抽搐着,眼睛里流转着晶莹的泪点!
她把干粮放在他旁边的石床上,扭转身很快地走了。
他呆呆地立了好一会,才打开石床上的花手帕。里边有三张白面烙饼(看来不是出自马平的手),两个煮熟的鸡蛋;一张白纸里包一撮细白的盐——这是就鸡蛋吃的。
他面对着这些东西,鼻根一酸:就是他不能从她那里获得爱情,可她也是一个多么好的同志啊!他怪自己这一段对她太冷淡了!他在心里对她说:他目前也许只能这样对待她了;也许过上一段时间,等他的心情完全平静,他就会和她恢复正常的同志关系的,中午,他想把手帕还给她。走到她门前时,听见屋里她正和张民说话,他就又打消了进她屋子的想法,把手帕搭在了她门前的铁丝上。
他正准备走开,张民从屋子里出来倒洗脸水,很亲热地问他:“吃饭了没?”
“吃了。”他回答,并转脸看了看他。一张热情洋溢的漂亮的脸;刚洗过的头发,在中午的阳光下乌黑发亮。他手提着脸盆,似乎还想和他说点什么。为了礼貌的原因,他觉得自己也应该再说点什么,比如问“你吃了没有”之类。但不知为什么身子却背转了,腿也开始往回迈动了——他感到这阵儿是身体在指挥思想!
他回去躺在床铺上,久久合不住眼。他不想思考张民,却偏偏要思考这个人。他虽和这个给他带来巨大痛苦的人没有直接说过什么话,但他的直觉告诉他,他比自己各方面都强!他杨启迪是一个理智健全的人,他不能因为他给他带来痛苦就不能以正常人的眼光来认识他。他感到他有各方面的修养,某种程度上很像苏莹,甚至比苏莹还老练成熟。他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但质朴,没仆么架子,很容易和普通人打成一片。他来这里时间并不长,就和全村的大人娃娃都熟悉了,老乡都管他叫“老张”。而自己比他也差不了几岁,可杨字前边还冠个“小”字!
他忽然很想知道,这个神秘的客人的政治倾向究竟怎样?他对当前社会发生的种种事情又是什么态度?自从一月八日敬爱的周总理逝世,四月五号天安门广场事件发生,祖国面临着一个多么严重的时刻呀!虽然人民好像暂时沉默了,但地火正在地下运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央现在正处在两种命运决战的前夕!到处都有激烈的交战——就在他们这个小小的集体里,也是这样。而张民属于哪个阵营?在这些年月里,这一点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这一天下午,灶房里只留下了张民、江风和他一块吃晚饭。江风一边往嘴里扒饭,一边非常亲热、非常兴奋地对张民嚷嚷:“哈,我今天又重学了《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这篇文章,实在深刻!那严密的逻辑,好比无缝钢管。有人想鸡蛋里挑骨头,我看白搭!”
这位“当代英雄”只冲着张民发宏论,不看他一眼。心比警犬还机灵的江风,早就嗅出了他深深地爱着苏莹的心思,现在正是利用张民来奚落他的机会哩。
谁知张民听他说完,咽了一口饭,略微思索了一下,说:“不过,我觉得,马克思和列宁也从来没有认为自己的理论就都是无缝钢管……”
接着,张民非常熟悉地引证出列宁对有关的这些问题的大量论断,又把张春桥文章中对这些问题的观点抽出来进行了对比。虽然他没对张春桥的文章直接发表看法,结果这一对比,倒好像张春桥的文章是专门批判列宁的。
在江风和张民说话的时候,他虽不看这两个讨论问题的人,但耳朵一直在认真地听着。他在心里赞叹和佩服张民竟如此博学地把江风所说的“无缝钢管”弄成了一个到处是窟窿眼的“草筛子”!如果眼下这些话是苏莹对江风说的,他杨启迪就不光会在心里暗暗高兴,而肯定会高兴得笑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