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7)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左,赖塔军排于右,战斗自早晨一直打到中午,这回大象也不管用了,吴军被击败,清军追至昆明城下,击毙胡国柄、刘起龙等将官九人,俘获吴军六百余。

    虽然清军兵临城下,但吴世璠毫无降意。他父亲与兄弟的结果告诉他,无论是战还是降,横竖都是个死。所以他铁了心紧闭城门,等待在四川的马宝、夏国相、胡国柱等赶来增援。

    吴集团苦心经营昆明多年,此城城防坚固,防守严密,并非清军可以轻易攻取。赖塔与章泰便决定掘壕围城,他们选择靠近城的南坝、萨石街、走马街、双塔寺、得胜桥、重关等处,扼吭立营,连营数十里。章泰还广布檄文和康熙帝旨意,派遣官员招降吴军将士。不久,大理府的“定远大将军”、“东平公”张国柱、姚安府的“亲军车骑后将军”刘汉章、临安吴军总兵徐衷明、李玉彬、范应泰等,以及永昌等各镇吴将纷纷投降。接着,吴将韩天福率官兵献武定府降清。还有从四川逃回的“亲军铁骑左将军”杨洪德,将军赵玉、杨开运、高启隆、刘魁等一大批将官,均率部至清营投降。

    康熙帝得知在四川的吴将马宝等回援云南,果断指示,严令将军佛尼勒、赵良栋等各统官军“速行蹑击”,使之不得至云南,就地全歼。如不遵此令,有失军机,将以贻误军情重处。

    马宝部、胡国柱部回援云南后,驻永宁的吴将宋国辅部势单力薄,自感无力死守,遂向清军请降。清军于三月十五日进入永宁城。

    到了四月,四川叛军基本被歼灭。谭洪刚病死,余众已瓦解。康熙帝下令,调将军噶尔汉同总督哈占、将军赵良栋率部速进云南。赵良栋接到命令,亲统绿营兵自雅州出发,哈占也于五月十一日进兵。

    五月,被吴三桂封为国公的马宝、将军巴养元等从遵义杀回云南,在楚雄扎营。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康熙帝向马宝发出招降的谕旨,称只要其“悔罪归诚,将尔从前抗拒之罪俱行赦免,仍论功叙录……”对此,马宝没有接受。章泰派都统希福率部进攻,乌木山一战,马宝全军覆没。仅带领一百多人,逃到姚安山中。没有出路的他,最终与巴养元于七月五日至姚安府向清军投降。与马宝、巴养元一起投降的还有将军赵国祚、郑旺、李继业、总兵郎应基等。

    马宝的投降很有特点,这个人似乎并不怕死。到姚安府这天,他身穿“幅巾深衣”,坐在八人抬的轿上,招摇过市。对人说:“我不出,必使很多人受连累,我不惜一死,是为了救一方百姓。”脸上毫无惧色。他被从姚安送到楚雄。清提督桑格敬他是条汉子,特出城迎接。

    和马宝比,康熙帝就算不得是英雄了。政治向来不是英雄玩的。他命令凌迟处死马宝,谕旨说:“逆贼马宝,所在抗拒大兵,今无地可遁,力穷势迫,始来投诚。殊属可恶!所犯情罪重大,断不可宥。大将军贝子章泰等,其执马宝,拨官兵严解来京。”九月末,马宝在北京被处以凌迟酷刑。受刑时,他不发一声,至疼痛难忍时,才哼哼几声。最后,刀至洞胸,才大叫一声而死。头被割下示众。

    吴氏集团另一个重要人物胡国柱及属将王叙等,从姚安逃散后,进入鹤庆(属云南,今仍名)、丽江(属云南,今仍名)一带山中。赵良栋、哈占奉旨搜拿。都统希福、提督桑额率兵追捕。

    吴三桂的女婿夏国相及其部下,被清军打散,他带少数亲兵,进入广南(广西境内)。清军大将军章泰、赖塔檄令土官侬朋与防守临安总兵官李国梁率兵追击。康熙二十年十一月初,在西板桥,将夏国相包围。夏国相放弃抵抗,领着将军王永清、黄福、李攀龙、杨松魁等,来到清营,各缴帅印、官印投降。李攀龙等被斩于军前,夏国相因为是吴三桂的女婿,地位特殊,所以送往京城正法。

    胡国柱一行逃到云龙州(云南云龙南)青里屋,清军都统希福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