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洲“淘金热”的出现或垦殖业的需要,早期华工和华侨纷纷前往大洋彼岸,到达美洲各大港口。有的分批进入矿区,在矿区或附近村镇安营扎寨,这些华人移民居留地,常被人们称为“中国营”、“中国里”;比较自由的华人移民到达美洲城镇后,便在城市中定居下来,或受雇于家庭,或做小商小贩,这些华人亦往往居住在一起,其聚居地常被人们称为“小中国”、“小广州”。
这些美洲华工和华侨称自己为“唐人”,称中国为唐山,凡同中国有关的都冠以“唐”字,如“唐衫”、“唐餐”,因此把美洲的华人聚居地,不论大小,都通称为“唐人街”(atown)。在美国,于1853年报纸的报道中第一次出现“唐人街”,即华埠的字样。
“华埠”,一则是华侨聚居的地方,另外,也是华侨为求生存,进行自卫的联络中心。
早期华侨在异国他乡聚集而居,是他们生活的需要。到达美洲的早期华侨主要是农民,他们不懂或很少懂英语、西班牙语或其他外国语言,也不习惯美洲各国的生活方式,需要吃“唐餐”,着“唐衫”,过“唐山”的传统生活,聚居一起便于互相照顾、帮助,有助于他们在美洲生存下来。
在淘金时期,华工到达美国旧金山沿海地区以后,有的被组织进入矿区,他们便在各矿区的小镇上聚居在一起,这些住宅区便称为“中国营”;有的直接在旧金山定居下来,为生活和工作需要,他们也都生活在一起,这些住宅区便称为“华埠”或“唐人街”。华侨在华埠里居住、经商和逐渐生活下来。当然,有些华工亦散居于各矿区、农业区、渔业区以及畜牧区里,生活就比较困难些。
到了美洲各国排华时期,“华埠”又成为华人进行联络、团结、自卫的中心。早期“华埠”往往比较分散,在华埠内华人往往同本地区其他种族杂居在一起。美洲各国开始排华以后,华人为抵御强暴、迫害以及保卫自己的住宅和商店,他们便纷纷搬迁到一起,同时本地区的其他种族居民亦纷纷从华人比较集中区撤离,这样“华埠”就几乎成了单一的华人聚居区了。随着华侨团体的先后建立,华埠的侨团组织逐渐成为指挥华侨行动和对外活动的神经中枢。正是这些侨团组织保护着毫无竞争力的华人经营的小资本的服务行业。这些经济和政治的需要,就成为美洲华埠形成的基础,也是华埠之所以长存的基础。
在美洲,华侨较多的城市中几乎都有华埠。美国有旧金山、纽约、洛杉矶、芝加哥及波士顿五大华埠;稍具规模的华埠还有西雅图、波特兰、奥克兰、马里斯维尔、布雷斯诺、克里夫兰、匹兹堡、费城等等。美国的华埠星罗棋布,大小华埠约80处。加拿大规模较大的有温哥华、维多利亚、卡尔加里、温尼伯、多伦多、蒙特利尔等六个华埠。拉丁美洲的规模较大的华埠,有秘鲁的利马、古巴的哈瓦那、巴拿马的巴拿马城、墨西哥的墨西哥城和墨西卡利,巴西的圣保罗等等。随着华侨的足迹,华埠如雨后春笋般在美洲大地上建立起来。
为具体了解美洲华埠的形成过程和情况,下面集中介绍几个具有典型性的华埠:
美国西部的旧金山华埠,原名为圣弗兰西斯科(SanFrancisco),这是美国形成最早、规模最大的华埠之一。早期华人很少有懂英语的,就根据这里出产的黄金而命名其为“旧金山”。原籍广东的华人亦称之为“三藩市”,又称“大埠”。
旧金山原是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的一个港口。加利福尼亚发现黄金后,四面八方的人们就涌入该省,而旧金山就是人们到达美国的目的地和落脚点。人们到此后,部分人在这里安家落户,经营餐馆、开设小商店,另一部分稍事停留后再进入矿区。1848年,第一批525名华人移民抵达旧金山,次年又移入450名。这些华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