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对企业家最有刺激性、最富魅力因而也令他们全力以赴去做的事情是什么?相信“上市”会是许多人共同的选择。如果再问一句,上市的目的和动机是什么?相信回答就会多种多样,千差万别了。甚至有人在上市敲钟前的致辞中提到自己的上市目的,之后也未必当真去做,或者根本就没想去做,只是堂而皇之的应景之言而已。
上市的目的和动机也许说起来就是几句话,然而恰恰正是这几句话,让上市后的许多公司在发展结果上显出差距,甚至是天壤之别。那句“动机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一再被证明是正确的。
进入21世纪,家电连锁零售业可能是中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有资料显示,从2000年至2004年,中国前7名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72%。
苏宁以1999年12月26日位居南京核心商圈的苏宁新街口总部店的开业为标志,展开了全国性的大规模连锁经营建设。几乎同时,从2000年开始,苏宁筹备上市。2001年6月,苏宁完成股份制改造,更名成立“苏宁电器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6816万元。2001年11月,得到国家证监会批复进入上市辅导期,2004年7月21日,苏宁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完成了苏宁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跨越。
苏宁为什么上市?
解决大规模连锁扩张所需要的资金问题自然是上市的直接目的,因为完全靠自我资金积累或者依靠传统的银行借贷方式,是难以支撑连锁企业快速发展的。但张近东对苏宁的上市有着自己的考虑。
张近东的三大目的
目睹了国内许多企业,或是通过上市顺利地加速发展,或是上市前口袋空空,上市后口袋满了,但脑袋空空,不知做什么,上市获得的资源很快被消耗殆尽,张近东经常问自己、问身边的人:我们上市究竟是为了什么?仅仅是钱吗?有比钱更重的东西吗?
目的之一、外部监督是企业最有效的管控机制
中国民营企业普遍做不大,有一些企业虽大,但大而不强,而且“风光不过三五年”、“火箭式上升、雪崩式坍塌”的企业成长悲剧一再上演。张近东经常想:难道这就是中国民营企业不可避免的宿命?中国企业怎样才能够实现持续成长?在自然界,再高的山峰也不会崩塌,只有松动的积雪才会发生雪崩。企业发生雪崩式坍塌,肯定是内部管控出现了问题,管理基础不够牢固。
企业经营要靠制度靠流程,这是最基本的管理秩序。对民营企业来说,企业是创始人一手创建的,制度流程通常是创始人制定的,而最容易违反制度流程的,通常也是制度的制定者。因为,对于一家个人创业的企业,没有一个凌驾于创业者之上的监督者。对此,张近东曾作如是说:“我尽可能少犯甚至不犯错误,但不能保证我绝对不会犯错误。尽管我现在比较理性、比较清醒,也比较自觉,但缺少制度的保障约束,也是脆弱的,不可靠的。”所以,对中国民营企业来说,创建者能不能接受约束,是公司化治理结构转变的关键点。
上市后首先被约束的是企业大股东,外部监督首先监督的也是大股东。企业没有上市前要靠大股东的自觉,上市后企业成为公众公司,管理就不再只是听从大股东的个人意志了,而是社会整体的意志,投资者的意志,以及社会方方面面利益相关者的意志。此时,从公司的战略、管理制度、流程设计到执行,大股东尽管可以有个人意志,但其个人意志必须接受监督、接受管控。
上市不只是要求改变创业者一个人,它更强调企业自身建立科学、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从依赖创业者个人的管理,转向通过体系来保证科学管理、有效管理。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