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剧下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促使生产商不能再置市场于不顾,发起市场渠道模式的变革,提出要“掌控终端、实现渠道扁平化”,对市场进行细分,直接渗透到二、三级市场,甚至直接自建终端;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商品的丰富性、服务的全面性、快捷性、经济性的要求日益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由生产商到消费者的正向物流,变为从消费者到生产商的逆向物流。

    面对“终端为王”的市场结构转变,张近东敏锐地发现,只有规模化开店才能适应上游生产企业规模的扩张,也只有连锁发展,才能满足各地消费者的需求。于是苏宁率先主动调整,改变经营模式,适应市场,一方面抓住空调行业混战、新品牌不断进入的时机,不断开拓新的合作伙伴,维持其传统的批发业务优势;另一方面,借鉴了欧美、日本家电连锁企业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和行业发展特点,重新为其驻外地办事处定位,以批发业务为重心转向以零售业务为重心,把一些办事处转变为子公司,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开设零售专业店,尝试连锁经营,走连锁专卖之路,做大做强零售业务。1996年2月,苏宁召开了一次高层会议,张近东正式作出战略转型决策:从“批发重心”回归“零售重心”,尝试连锁经营。到2010年10月,苏宁连锁店数量达到1300家。

    苏宁率先进行的连锁经营,引发了中国家电流通业的变革,连锁经营成为整个行业发展的主流。

    5、“1200工程”——人力资源创新战略

    当连锁经营成为中国家电流通企业发展的主流和唯一选择的时候,劳动密集型的基本特征与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拥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成熟人才十分缺乏,这几乎成了所有家电连锁企业发展的瓶颈和难以解除的困扰。对此,许多企业习惯于采取以往的从社会上招聘甚至聘请猎头公司去挖所谓的人才的做法。然而这一老思路、老办法的实际效果并不如意。因为这种方式进来的人不仅在专业素质、技能上很难满足企业要求,而且其形形色色的思想意识、价值观与思维方式,也会使企业文化遭受巨大冲击与挑战,很难进行整合与管理。

    张近东认为连锁经营的核心就是“复制”自己的经营管理模式,连锁经营能否成功,取决于“复制”是否走样、“复制”速度的快慢、“复制”成本的高低。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需要大批量、标准化、专业化的人才。在这当中,标准化不仅指他们的专业技能,还包括他们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基于这样的思考,苏宁决定从2002年起,开始实施“1200工程”,建立自己特有的“人才工厂”,一次性引进1200名大学生,通过人才定制化流水生产线,全面、系统、专业的培养,将他们打造成苏宁连锁事业的尖兵和人才集群。这一在行业内首创、领先的人才战略,使苏宁连锁“复印机”功能更加强大,“复印”速度更为快捷。到2010年10月,先后有18000名大学生,通过苏宁的“人才工厂”再造后,进入到苏宁各大体系,成为苏宁发展的中坚力量。可以说,苏宁能成为行业领跑者,将竞争对手远远甩到背后,以“1200工程”为代表的大规模定制化人才发展战略功不可没。

    6、内生增长——内涵式增长战略

    苏宁于2004年上市,此后的几年间,苏宁在业内一直处于追赶者的角色。2009年,苏宁首次超越对手,夺得行业冠军宝座,2010年,又进一步扩大优势,全年可望新开400家连锁店,加速向前发展。

    专家们认为,苏宁的成功得益于它的内生增长——内涵式发展战略。2005年之后,同行为了做大规模、保持对苏宁的店面数量优势,进行了连续的并购,实现了店面数量与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