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势力范围的约定。

    贝尔纳斯说:“美国一直根据它所理解的美苏两国一致的政策支持着蒋介石。”

    斯大林说:“苏联政府与蒋介石政府订有一个这样的条约。”

    贝尔纳斯知道斯大林在这里说到的“条约”之而恩的是1945年8月,苏联与国民政府签署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这个条约中,国民政府承认了外蒙古独立、东北长春铁路由苏联个条约中,国民政府承认了外蒙古独立、东北长春铁路由苏联政府和中国政府共同经营,大连为自由港,旅顺口由两国共同使用;苏联政府承诺,保证国民政府在东北领土、主权及行政权的完整,承诺“今后不再支持中共与新疆‘匪乱’,并认为中国政府要求军令、政令统一级为允当,今后援助中国的一切武装及物资均以国民政府为惟一对象。”

    贝尔纳斯对斯大林的表态极为高兴。他乘胜追击,想要斯大林亲自表示支持马歇尔正在执行的美国对话政策。

    贝尔纳斯把美国政府派遣马歇尔使华的任务和美国对华政府需要的东西。

    斯大林问贝尔纳斯:“美国为什么不希望把它的军队调离华北?”

    听贝尔纳斯解释后,斯大林又说:“如果美国希望留下它的军队,苏联政府将不反对,只是希望即时告知这一情况。”

    12月27日,三国外长会议结束,发表了公报。公报在谈到中国问题时指出:

    “三国外长曾就中国局势交换意见。他们一致认为:必须在国民政府之下建立一个团结而民主的中国,必须由民主分子广泛参加国民政府的所有一切部门;并且必须停止内争。他们重新确认:他们对于不干涉中国内政的政策信守不渝。”“(美苏)两国外长完全一致,愿望苏军都在可以实行的最早的时机,就从中国撤退。”

    却说马歇尔在12月20日飞抵上海后,第二天又飞抵南京。

    当时国民党政府尚在陪都重庆,马歇尔准备在南京稍事停就将飞往重庆。

    抵沪的当天,马歇尔接到通知,蒋介石和他的夫人特地赶来南京,晚上将与他会面。

    抗战期间,蒋介石与负责中缅印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存有较深的芥蒂,而马歇尔作为史迪威的老上司兼后台,蒋介石对马歇尔便疑虑重重,在得知马歇尔将作为美国总统特使来华后,蒋介石一再向魏德迈询问马来华的真实意图。但蒋介石始终疑虑难释。

    寒喧后,马歇尔非常谈率地向蒋介石说明了美国政府对中国局势的担心,以及杜鲁门派他来华的使命。他说:“美国政府希望看到中国早日实现统一与和平。”

    军队国家化是蒋介石特别关心的话题,马歇尔说:一“在任何国家,如果有两支独立的军队,就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国家。”

    马歇尔的这番讲话正中蒋的下怀,他不住的点头:“请不吝赐教。”

    马歇尔接着说:“解决的办法可能涉及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他们不会让步到放弃独立自主。共产党领导人在考虑总统声明之后是否会作出真诚努力,这还要看一看。如果他们对让步或解决问题并没有作出任何贡献,那么,他们在美国所享有的那一点点同情就将失去。”

    这对蒋介石是十分悦耳的。

    会谈中,蒋委员长对于杜鲁门总统对华政策声明大加赞许,并强调了国民政府寻求以和平方面解决内部问题的决心。

    马歇尔知道,蒋介石乐于要中共交出军队,但要蒋介石停止内战,放弃“独裁统治”等,那就是说难上加难了。他说:“美国人民强烈反对自己的政府卷入别国内部争论的任何行动,美国人民首要的利益再生世界和平,虽然他们对中国人民坏有伟大的友谊,除非他们看到确实的证据,证明目前进行的获致和平解决中国内部争论的努力取得成功,否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