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卖弄权势,等于出卖自己的无知;领导卖弄富有,等于出卖自己的人格。摆架子的人,不仅领导关系搞不好,上下级关系也搞不好。
感情是人对客观事物好恶倾向的内在反映,人与人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感情关系,便能产生亲切感。在有了亲切感的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吸引力就大,彼此的影响力就大。管理者平时待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时时体贴关怀员工,和员工的关系相处十分融洽,他的影响力往往比较大。如果管理者与员工关系紧张,时刻都要互相提防,那么势必会造成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心理距离。这种心理距离是一种心理对抗力,超过一定限度就会产生极坏的影响。
一个管理者要将他的决策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单凭职位权力显然是不够的,即使是有能力方面的吸引力,在很多时候也是力不从心的。因为员工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人,而是渴望得到关怀的社会人。因此管理者要想使员工心悦诚服,为其所用,就要保证员工在感情上能和管理者心心相印,忧乐与共,以便管理者发挥感情的影响。对感情影响力的培养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要克服官僚主义的领导作风,做到从感情入手,动之以情,以取得彼此感情上的沟通。
人格影响力是指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通过自己的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和知识素质在被管理者的身上产生影响的一种力量。其中品德素质是人格影响力的基础。管理者良好的道德、品行、作风往往会对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管理者的心理素质,是人格影响力的关键。在心理素质中,管理者必须具备丰富的情感,对员工充满热忱并关怀备至,这样才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而知识素质是管理者人格影响力的能源,在管理工作中,知识渊博、业务素质高的管理者自然会形成一股凝聚力,员工自然会信服管理者的管理。
著名人际关系学家卡耐基曾和美国最著名的传记作家伊达?塔贝尔小姐一起吃饭。他告诉她正在写有关如何对待下属的书。她告诉卡耐基,在她为欧文?杨罗写传记的时候,访问了与杨罗先生在同一间办公室工作了三年的一个人。这个人说他从来没有听过杨罗先生向下属下过一次命令。欧文?杨罗从来不说“做这个”或“做那个”,或者是“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他总是说,“你可以考虑这个”,或“你认为,这样做可以吗?”他在口授一封信之后,经常会问“你认为这封信如何?”在检查某位助手所写的信时,他总是说“也许我们把这句话改成这样,可能会比较好一点。”他总是给人自己动手的机会,他从不告诉他的助手如何做事,他让他们自己去做,让他们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成功的经验。
用命令的口吻指挥部下做事,其效果总不如采取商量的语气好;因为多数人不喜欢被呼来唤去。“你觉得这么做行吗?”“你是否能够尽快完成这项任务?”用这样建议性指令方式将会使部下乐意听命于你,而且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从而格外认真地工作。
玛丽?凯公司是一家知名的化妆品公司。为了扩大自己公司产品的影响,玛丽?凯女士自己用的化妆品都是公司所生产。她也不建议公司职员使用其他公司的化妆品。因为她不能理解凯迪拉克轿车的推销员开着福特轿车四处游说、人寿保险公司的经理自己不参加保险。那么,她是如何同职员交流这一想法的呢?
有一次,她发现一位经理正在使用另外一家公司生产的粉盒及唇膏。她借机走到那位经理桌旁,微笑地说道:“老天爷,你在干嘛?你不会是在公司里使用别的公司的产品吧?”她的口气十分轻松,脸上洋溢着微笑。那位经理的脸微微地红了。几天后,玛丽?凯送给那位经理一套公司的口红和眼影膏并对她说:“如果在使用过程中觉得有什么不适,欢迎你及时地告诉我。先谢谢你了。”再后来,公司所有的新老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