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了一整套本公司生产的适合自己的化妆品和护肤品。玛丽?凯女士亲自做了详细的使用示范。她还告诉员工,以后员工在购买公司的化妆品时可以打折。
玛丽?凯亲和的态度,友善的口语表达,使她自然地与员工打成一片,成功地灌输了她正确的经营理念。
亲和力就是这样,它是人们说话时一种不错的态度。这种方式的优点易于消减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进而使传达者有效地把自己的思想传递给被传达者。
我们可以把亲和力比作盛装佳肴的器具,而把我们所要表达给别人的思想比作佳肴。如果这器具是脏兮兮且令人讨厌的,恐怕也不会有人愿意品尝盛在其中的佳肴。
某厂面向社会招聘厂长。在招聘会上三位投标人讲述自己的治厂方案,代表们互相提问。投标人当场答辩。其中一个女干部一举中标,荣任厂长。且看她是如何施展亲和力的:
问:“你是个外行,靠什么治厂,怎样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
答:“论管理企业我并不认为自己是外行,何况我们厂还有那么多懂管理的干部和技术高明的老工人,有许多朝气蓬勃、勇于上进的年轻人。我上任后,把老师傅请回来,把年轻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安排好,让每个人都干得有劲,玩得舒畅,把工厂当成自己的家。”
问:“咱们厂不景气,去年一年没发奖金,我要求调走,你上任后能放我走吗?”
答:“你要求调走,是因为工厂办得不好,如果把工厂办好了,我相信你就不走了。如果你选我当厂长,我先请你留下看半年有无起色再说。”
话音刚落,立即在全场爆起了掌声。
问:“现在正议论机构和人员精简,你来了以后要减多少人?”
答:“调整干部结构是大势所趋,现在科室的干部显得人多,原因是事少,如果事情多了,人手就不够了。我来以后,第一目的不是减人,而是扩大业务、发展事业……”
问:“我是一名女工,现在怀孕7个多月了,还让我在车间里站着干活,你说这合理吗?”
答:“我也是女人,也怀孕生过孩子,知道哪个合理,哪个不合理,合理的要坚持,不合理的一定改正。”
女工们立即活跃了起来。有的激动地说:“我们大多是女工,真需要一位体贴、关心我们疾苦的厂长啊!”
这个故事进一步向我们展示了亲和力的现实意义,也告诉我们亲和力不是巴结和献媚,它更是一种心与心的平等和互惠。
美国有位总统,在庆祝自己连任时开放白宫,与一百多个小朋友亲切“会谈”。
10岁的约翰问总统,小时候哪一门功课最糟糕,是不是也挨老师的批评。总统告诉他:“我的品德课不怎么好,因为我特别爱讲话,常常干扰别人学习。老师当然要经常批评的。”
他的回答,使现场气氛非常活跃。
后来有一位叫玛丽的女孩,她来自芝加哥的一个贫民区。她对总统说,她每天上学都很害怕,因为她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害怕路上遇到坏人。
此时,总统收起笑容,严肃沉重地说:“我知道现在小朋友过的日子不是特别如意,因为有关毒品、枪支和绑架的问题政府处理得不理想——我愿意你好好学习,将来有机会参与到国家的正义事业之中。也只有我们联合起来和坏人做斗争,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
这位总统的话紧紧抓住了小朋友的心,使小朋友的心里面认为总统和他们是好朋友。即使场外的大人们看到这样的对话场面,也会感到总统是一个亲切的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位总统展现的不仅是亲和的说话和动作,更是人际关系中“同理心”的特质。他利用这种特质,透露给儿童他的过去和他们一样,也常被老